2月22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布會、六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和六屆十二次理事會會議、六屆十三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北京盛大舉行。本次峰會以“啟航2025:新藍圖 新動能 新作為”為主題,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聚焦中國企業在新時代的發展方向,繪制面向2025年新藍圖。
峰會活動形式多樣,通過主旨演講、平行會議、閉門會、專題研討會等環節,集思廣益,群力群策、匯聚共識,進一步為推動中國企業改革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峰會期間,發布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十件大事、中國企業改革發展2024藍皮書等一系列重要成果,舉辦中國供應商ESG評級平臺上線儀式、2025精益數智化創新改善大賽啟動儀式,全面展示中國企業改革發展最新進展與成就,促進交流與合作,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國資委原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邵寧;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翁杰明;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艷林;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羅來君;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國資委原黨委委員,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國平;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國務院國資委原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于旭波;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行長王志恒;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茍護生;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德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中國冶金地質總局黨委副書記、局長王文軍;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殷長波;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莫德旺;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林慶苗;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楊景百;河北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普清;江蘇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謝正義;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群慧;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賀曉柏;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司為國;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海騰;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旭紅;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呂庭彥;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趙智;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勝;中糧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新東;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曲孝利;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安全總監王焱;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忠夫;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孟憲明;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張文平;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朱慶鋒;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董事會秘書李連清;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劉翔;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許金華;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范建林;中央社會工作部一局一級巡視員劉續浩;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譚劍;遼寧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偉;吉林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施航;內蒙古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張東;安徽省國資委黨委委員、總會計師吳明;山東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葛志強;浙江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總會計師童海桑;廣東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曉昀;陜西省國資委監事會主席王春玲;濟南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海平;青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孝芝;蘇州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陳春明;河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等來自政府相關部門、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地方國企、民營企業、行業組織的代表出席會議。峰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新華網財經、新浪財經、網易財經、鳳凰財經、企業觀察網等媒體對峰會進行圖文直播。
聚焦宏觀形勢 研討經濟發展新路徑
翁杰明在致辭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經濟功能歷經多次調整,當前地方政府經濟職能正在逐步向環境營造和市場監管轉變,企業必須準確把握這一趨勢,科學應對復雜的經濟形勢。要聚焦國家省級開發區和產業園區,避免盲目投資導致產能過剩;要嚴格評估股權合作對象,確保市場化原則和項目主導權,防范資金風險。他強調,政府與企業要協同努力,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尹艷林在以《正確把握宏觀政策的方向和重點》為主題的致辭中指出,2024年,我國經濟面對復雜嚴峻形勢,黨中央沉著應變,經濟實現明顯回升。展望2025年,要深刻領會黨中央、國務院的宏觀政策方向,堅持穩中求進,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要把握好重點,包括靠前加力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積極有為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大力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外貿外資,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羅來君在致辭中表示,全國工商聯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與相關部委的合作,引導民營企業把準改革方向,抓住改革機遇,投身改革實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企業要善于要把握大勢,抓住機遇,堅定信心謀發展;要勇于創新,敢于變化,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要苦練內功,提升自我,堅持不懈推進企業治理現代化。
彭華崗表示,2024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展現出強大韌性,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蓬勃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新動能。面對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企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2025年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之年,中國經濟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動力、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期望通過本次峰會,搭建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合作的平臺,推動中國企業在新征程中實現更大的發展。
劉明忠介紹了會議情況,他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加強科技創新等方面提出新的明確要求。這次大會的任務,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中企研智庫平臺作用,為推動中國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前瞻性視野和洞察 共話企業改革新思路
峰會上,3位知名經濟學家以前瞻性的視野和深邃的洞察,展示我國企業銳意改革、創新發展所取得的卓越成果,提出了相關建議。
白重恩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與美國的消費結構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在健康保健等服務領域。過多的投資可能導致供需不平衡,因此地方政府需要調整經濟功能,減少對投資的過度依賴。他建議,地方政府應將提振消費作為重要工作任務。將消費作為地方政府考核指標,可以避免地方政府為短期政績進行低效投資,從而推動經濟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劉俏發表以《增長之源與企業價值創造》為題的主旨演講。他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平庸,主要緣于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緩慢,中國也面臨著這樣的挑戰,但中國的制造業優勢為通過技術變革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提供了有利條件。企業未來價值創造在于科技創新和制度革新等關鍵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將助力提升中國資產價值,能源轉型和數字經濟帶來廣闊投資機遇。同時,消費再平衡將拓展服務消費新空間,需通過土地改革、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等舉措激發消費潛力。企業應注重創造社會價值,找準在國民經濟生產網絡中的定位,促進經濟增長回穩和保持合理速度。
樊綱在以《在AI時代鞏固與發展傳統產業》為題的主旨演講中提出,鞏固和發展傳統產業,要用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科技產業應提供生產服務;加快企業兼并重組,防止內卷競爭;鼓勵傳統產業企業融資上市,穩固資本市場;政府給予政策財力支持,優化發展環境,更加重視傳統產業的作用。他呼吁“十五五”規劃重視傳統產業,讓其煥發新生,與高科技并重,共促經濟高質量發展。
企業實踐論道 匯聚發展新動能
2024年,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有力推動了國內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注入了強勁的中國動力。與會企業家代表圍繞2025年中國企業布局新質生產力、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議題,結合企業實踐發表了真知灼見。
于旭波發表了《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主題演講。他表示,通用技術集團近年來聚焦核心功能,優化布局結構,重點發展工業母機和醫療健康兩大板塊,成為中央企業中工業母機核心主業企業和醫療健康領域規模領先者。通用技術集團將持續強化黨的領導,服務國家戰略,堅持守正創新,爭當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先鋒。
王志恒發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為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金融活水》為主題的演講,他指出,農業銀行緊跟創新驅動戰略,聚焦企業融資難題,健全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具體舉措包括:單列信貸規模,創新模式增“量”;完善評價模型,提升服務“質”效;支持重大任務,擴大服務“面”積;圍繞產業鏈,延伸服務“鏈”條;強化開放合作,構建服務“圈”態。農業銀行將持續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王德成分享了以《聚力創新 深化改革 打造工業母機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演講,他表示,中國機械總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勇擔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使命,聚焦工業母機、工業軟件等核心領域,全力攻克關鍵技術,深度布局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機械總院搭建大數據平臺,構建“AI+工業母機”創新模型,推動產品和技術創新不斷取得新進展;全面響應國資委AI+專項行動,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人形機器人等智能裝備在實際應用中落地見效。
王彤宙在《堅持穩中求進 堅定向新而行 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譜寫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主題演講中表示,中交集團把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核心功能,聚焦“大交通”“大城市”業務,打造了一批“一帶一路”旗艦項目和戰略工程。同時,提升核心競爭力,完善創新體系,突破核心技術,建造了一批“國之重器”。中交集團將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創新高地”;加快實現升級轉型,打造“產業高地”;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改革高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央企力量。
謝正義發表以《創新實施外派財務監督專員制度不斷提升國資監管系統性精準性時效性》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江蘇省國資委于2022年實施外派財務監督專員制度,明確三位一體職責體系,選派專員兼任外部董事和審計風控委員會主任,重點監督企業重大風險,確保獨立客觀監督。打造專職專業隊伍,通過公開競選和組織選任等方式選拔。建立運轉順暢的履職機制,專員有駐場職權,可列席重要會議,參與財務風險分析和結算審計。實踐證明,這一制度好操作、好用,已選派九名專員派駐13戶省屬企業,實施兩年來,有效形成工作閉環,監督指導企業防范風險,企業接受度高,今年將實現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全覆蓋。
于勇發表《共筑責任生態 引領全鏈升級》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河鋼供應鏈管理平臺運用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實現全價值鏈協作,與各方共享資源,重塑供應鏈效率和韌性。中國供應商ESG評級平臺的上線標志著中國產業鏈ESG治理邁入新階段。河鋼將全力支持平臺建設,開放實踐經驗,推動供應商接入平臺,聯合各方力量推動鋼鐵產業鏈ESG評級指南制定,發揮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參與ESG建設,共同打造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樣板”。
徐少春聚焦人工智能領域,發表《AI時代管理者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他指出,AI的普及正深刻影響管理者角色,需從經驗驅動轉向AI智能驅動,管理模式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轉變,管理者要成為協調者和愿景引導者。AI催生全新商業模式,管理者需具備AI原生商業模式思維。他指出,AI雖帶來效率提升,但潛在風險也需關注,應建立AI倫理和安全機制。他提醒管理者,真心是AI無法替代的,要立志善用AI、成就他人,勤學圣賢之學,提升心力、體力、腦力。最后,他呼吁共商共建AI+管理新世界,創新中國管理模式。
重磅成果發布 展示企業發展新成果
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審定發布是中企研著力打造的品牌活動,迄今已舉辦八屆。本屆審定發布活動共收到來自不同所有制類型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社會組織等申報成果726項,經過嚴格、公平、公正的審定程序,最終入選178項。本屆成果全方位呈現出我國企業在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過程中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對不斷提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助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啟示。會上,為優秀成果代表頒發了證書。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與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聯合推出了“2024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十件大事”。白重恩在發布辭中表示,2024十件大事發布范圍從著重關注國資國企改革擴展至中國企業改革發展領域,這一轉變不僅彰顯了新時代背景下對國資國企改革與民營經濟創新并重的深切關注與高度重視,也體現了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與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對全面推進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刻洞察與前瞻思考。
峰會發布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2024藍皮書》,自2018年首發以來,藍皮書已成為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研究的重要載體。藍皮書匯聚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社會組織、不同體制企業等多層面研究者、參與者、實踐者的智慧與力量,呈現了企業改革發展的前沿趨勢,促進了各界深化對我國企業改革發展方向與路徑的認識與把握。
峰會成功推出了中國供應商ESG評級平臺。該平臺是中國首個第三方ESG評級平臺,由中企研聯合中國移動、中鋁集團、河鋼集團、大連重工集團、比亞迪、京東集團、責任云、浩鯨科技等27家知名企業共同發起,接入了全球領先的鯨牛ESG大模型,以公益的方式助力中小微企業擁抱ESG,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峰會正式啟動2025精益數智化創新改善大賽。當前我國制造業正處于數字化轉型、智能升級的關鍵時期,精益數字化已成為推動產業升級、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引擎。中企研與愛波瑞集團共同牽頭,聯合數十家行業龍頭企業與全球頂尖機構發起這一大賽,助力中國制造從“規模驅動”轉向“價值引領”,從“經驗主導”邁向“智慧賦能”。
峰會期間,組織召開了五場平行會議,各平行會議主題鮮明,聚焦熱點。其中,企業管理專題研討會以“以激活創新基因 塑造企業發展新優勢”為主題,深入探討企業管理創新路徑;人力資源專題研討會以“AI賦能管理 人才引領驅動”為主題,共話人工智能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領軍者專題研討會以“數字精益全鏈穿透 支撐企業價值創造”為主題,探討數字化助力企業精益化管理;數字經濟與數據資產專題研討會以“數智化升級 助力行業創新發展“為主題,共謀數字經濟時代下的轉型升級之路;供應鏈ESG專題研討會以“AI賦能評價 共建中國企業供應鏈ESG平臺”為主題,就構建中國ESG評價體系進行深入交流。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總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取得的成效,助力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高質量收官,峰會期間還舉行了“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閉門研討會。
會議同期召開了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六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六屆十二次理事會會議、六屆十三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2024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要點的報告》、《關于修改<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章程>的議案》、《關于修改<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員管理辦法>的議案)》、《關于新增一批會員的議案》、《關于增補第六屆理事會理事(理事單位)的議案》,以及《關于增補第六屆常務理事(常務理事單位)的議案》、《關于調整第六屆理事會副會長(副會長單位)的議案》。
2025年,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將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更加強勁、更加持久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