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湖北省干部素質提升年總體部署,湖北省國資委出臺了《關于提升省屬企業干部隊伍素質的工作措施》,引領帶動企業干部隊伍提能力強素質增本領,推動鍛造一流隊伍、淬煉一流作風、創造一流業績。
堅持“干中學、學中干”,立足崗位建功支點建設。圍繞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點工作安排,在改革發展攻堅一線發現干部、培養干部,不斷增強企業干部支點意識爭先意識,提升會擔當、重擔當、敢擔當的能力。一是對標爭先。開展“對標先進、爭創一流”活動,深化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對標選定的一流標桿企業,在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項目中創建企業內部標桿單位,形成“提素質、爭一流、創先進”的濃厚氛圍。二是改革爭先。開展“改革深化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建立健全“雙周一小結、月度一通報、雙月一督辦”工作機制,將考核評估結果與2025年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掛鉤,引導企業干部以“競”“進”姿態推動各項改革任務往前趕、上臺階。三是產業爭先。開展“實體化轉型”專項行動,制定省屬企業向實體企業轉型工作方案,組織100名省市國資國企領導人員赴先進省市學習實體化轉型經驗,圍繞全省“51020”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一批引領型實體企業,顯著提升企業干部推動實體化轉型的能力素質。
堅持“全方位、立體化”,分層分類培育“國資英才”。聚焦高素質專業化企業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在人才結構規模、培養體系、成長鍛煉等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深化“國資英才”計劃。探索開展“國資英才·新銳”計劃,在企業招錄應屆畢業生中遴選優秀青年,作為重點儲備人才“一人一策”長期跟蹤培養。深化實施“國資英才·卓越”計劃,從國內外全職引進一批優秀工程師,推動校企共建卓越工程師學院。構建“國資英才”人才庫,建立創新型企業家、經營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資本運營人才、高技能人才、復合型人才和外部董事人才等“七支隊伍”。探索設立“國資英才”專項資金,強化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服務、保障等工作。二是構建“1+N”培訓體系。省政府國資委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指導各省屬企業創新方式、分層分類開展人才培育工作。謀劃組織國資國企高級管理類培訓、專項業務類培訓、基層骨干培訓等3大類培訓,開展重點培訓28場次、培訓3200人次,聚焦優勢產業、戰新產業遴選培育250名創新型企業家。三是強化“沉浸式”實踐鍛煉。組織50名國資委機關年輕干部下沉企業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沉浸國企”調研實訓,選派一批企業優秀干部參加“重點專項強推進”實踐鍛煉活動,配合做好省屬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到中央在鄂單位、標桿企業掛職工作,指導各省屬企業有序開展內外部交流學習、跟班鍛煉、沉浸調研,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專業背景的復合型人才。
堅持“強激勵、硬約束”,樹牢實干擔當鮮明導向。著力解決企業干部不敢為、不善為的問題,引導激勵干部積極作為、銳意改革、開拓創新。一是有效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圍繞建功支點建設,調整優化2025年度企業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優化企業負責人年度經營業績考核實施方案,“一企一策”“一業一策”設置考核指標,強化摸高機制,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二是加大市場化選人用人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選聘一批職業經理人、事業合伙人,進一步提升競爭性選人用人比例。全級次普遍落實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實現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三是強化科創“揭榜掛帥”機制。實施首席科學家試點,強化科研人才薪酬激勵,對于急需緊缺的頂尖人才,可采取“一人一議”的協議薪酬分配辦法。靈活運用股權激勵、超額利潤分享、項目跟投等中長期激勵工具,激發企業科技人才活力動力。四是鼓勵擔當進取。以《湖北省國有企業容錯免責事項清單(2024年版)》為抓手,聚焦改革發展重點領域和科技創新關鍵環節,對履職過程中的失誤和偏差,嚴格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