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牢固確定制造立國的理念和戰略
【添加時間:2015-08-24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核心觀點

  ●我們聽到了一些聲音說,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服務經濟,已經超越了工業經濟的時代。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確實服務經濟對中國來講是重要的發展機遇,但是在做這種描述的時候,往往包含有或明或暗的一種情緒,就是工業經濟不行了,或者說工業經濟已經過時了。我以為這是不對的,甚至是相當危險的。
 

  ●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關系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皮和毛的關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必須要非常明確地確定一個理念,就是制造立國。
 

  ●制造業升級可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創新,再一種是精耕。很多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地干很多年,積累經驗,需要靜下心來把活做細。
 

  ●創新可以規劃嗎?創新是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是不可規劃的。我們能做的事情,是搞清楚在什么環境之下是有可能推動創新的,比如說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股權激勵、有比較好的技術基礎設施,等等。
 

      大家知道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過去五年間是逐步放緩的。我們正在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結構也正在發生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轉變,其中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服務業的比重超過制造業,這個變化是2013年出現的,目前中國服務業的比重已經占到GDP的將近一半。這種情況下我們聽到了一些聲音說,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服務經濟,已經超越了工業經濟的時代。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確實服務經濟對中國來講是重要的發展機遇,但是在做這種描述的時候,往往包含有或明或暗的一種情緒,就是工業經濟不行了,或者說工業經濟已經過時了。我以為這是不對的,甚至是相當危險的。在目前這個階段,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確定制造立國的理念和戰略,對此我想談五個問題。
 

      一國競爭力的基礎是制造業

      一個國家真正的競爭力在什么地方?在于制造業,盡管我們現在服務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制造業,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從整體上來講,服務業生產率的水平是低于制造業的。而服務業中,我們主要差在生產性服務業這塊,如研發、物流、金融、信息服務、會計統計、律師服務等,這些都是干什么的呢?大部分是為制造業服務的。這些產業過去相當大的部分是在制造業企業內部的,后來發展了,逐步轉移到企業外部。這一塊產業,我們中國是比較落后的,是缺口最大的。生產性服務業占整個服務業的比重,發達國家一般是在30%左右,我們國家目前只有15%左右。所以我們下一步發展服務業,重點是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關系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皮和毛的關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必須要非常明確地確定一個理念,就是制造立國。這個方面從全球范圍來看已經有了太多的教訓,比如說美國、日本,在工業化達到相對比較高的水平,或者走向成熟后,對很多制造業進行轉移,包括轉到中國來。而他們本國遇到了產業空心化的問題,以后也在調整,美國現在也在倡導制造業回歸。中國作為一個后發的經濟體,應該吸取這些經驗教訓。千萬不要走到中國制造業衰落、 空心化的地步,如果是那樣,中國產業競爭力必然大幅度下降。這個虧我們是不能吃的。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制造業轉型升級,至少有十年了,甚至是更長的時間。但為什么過去制造業升級沒有大的進展?因為在過去很多年,我們還處在一個數量擴張的階段,行業發展很快,當時是要解決一個從無到有的問題。但是最近幾年增長速度放緩,數量快速擴張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各個行業起伏很大,下降最快的是重工業,包括煤炭、鋼鐵、鐵礦石、石油、石化、建材等;有一部分行業比較穩定,比如日用品行業;也有一些行業增長較快,比如制藥和IT行業。但是所有行業增長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這些行業都發生了一個很大的洗牌過程。當數量快速擴張的階段過去后,一定是行業調整重組、大洗牌的過程,這是勢在必行的。
 

      什么企業出局了呢?是競爭力比較弱的企業。現在是調整期,有一些行業實際上處于衰落、收縮,甚至劇烈的兼并重組階段,這個時候才能真正地看出好的企業。這是一些什么樣的企業呢?一定是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好的產品品質的企業。所以,現在這個階段,企業要想生存,必須升級,而轉型升級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實質性地提高產品的品質。
 

      要為制造業升級創造有利的環境

      制造業升級可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創新,再一種是精耕。所謂創新就是從無到有。創新的規律需要認真地思考和認識,最近經常聽到一些地方正在搞創新規劃,我就有一個疑問,創新可以規劃嗎?創新是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是不可規劃的。我們能做的事情,是搞清楚在什么環境之下是有可能推動創新的,比如說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股權激勵、有比較好的技術基礎設施,等等。只有具備這個環境,才有可能出一些創新的產品,但是創新成果最后到底何時出來,是不確定的。創新是一個試錯的過程,講大眾創新,實際上就是讓大眾中間有能力、有愿望想創新的人有這個機會,最后真正能夠創新成功的還是少數人。我們社會,要給大多數人一個創新的機會,失敗了以后,要給一個比較寬松的、能夠轉身的環境。所以說,容忍失敗某種意義上比鼓勵創新更為重要。
 

      精耕細作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另一個重點。很多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地干很多年,積累經驗,需要靜下心來把活做細。過去我們叫廣種薄收,遍地開花,現在需要精耕細作。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特別需要倡導一種制造業文化,這種文化有一些核心詞、關鍵詞,比如專注、認真、精致、持續等。這些東西聽起來很平淡,但確實是我們很缺的一些最基本的東西。高速增長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從前機會很多,大家難免浮躁,現在應該由喧囂回歸平靜,干一點自己本業的事情。
 

      互聯網+制造業很可能是下一個“風口”

      互聯網到底解決了什么問題?主要解決了信息密度的問題,具體來講是解決信息滲透的問題,以及有效緩解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麻煩。互聯網和制造業的結合,潛力極大。最近幾年網購發展很快,三年前可能沒有幾個人能想得到現在的情況,三年以后中國的制造業和互聯網會結合到什么程度,我認為也是很難想象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推動產業升級,在大多數場合不要指定技術路線,不要說一定干什么,一定不干什么。你可以提出設想,但只是一個建議,將來到底變成什么樣子,我們很難想象,大量活動屬于創新,而創新是有不確定性的。制造業和互聯網的結合是整個互聯網+的重頭戲,中國在這方面很有優勢,第一,互聯網技術趨于成熟,現在有一個時髦的詞叫作風口,我們正處于互聯網發展的風口上。第二,我們正處于產業洗牌的時期。第三,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各種商業模式在中國是最容易成功的,美國股市上互聯網企業排前十位的來自兩個國家,一個是美國,有六家企業;另一個是中國,有四家企業。中國有13億多人口,為全世界的各種互聯網技術、各種商業模式提供了最大的推廣環境。因而互聯網+這個事,我們完全有條件和可能做到世界上最好,一定會出現一些在這個領域中領先的行業和企業,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覺得一定是有問題的,這不是別人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加快改革,形成與制造業升級相適應的融資模式

    我國過去三十多年特別是過去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主要集中在重化工業、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領域,與以銀行為主的融資體系基本上是適應的。現在要搞創新,十個人去投資,七八個可能失敗,風險很大,讓銀行去提供資金可能嗎?我們經常講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可能主要還不是銀行“覺悟”的問題,需要轉換整個融資方式。與創新搭配的是風險投資。企業轉型升級,也需要在融資結構上有一個大的轉變。這一輪經濟放緩的過程中,相當多的企業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們企業的負債率從全球范圍來說都是相當高的,而負債率高與企業融資結構直接相關。在中國的企業融資結構中,股本比例相對較低,大量使用的是外部融資。這種融資結構在企業處在調整期、下降期的時候受到的壓力更大。需要改變這種融資結構,增加股權投資比重。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市場承擔著重要使命。我們需要有一個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以此帶動企業融資結構的轉型,為制造業的升級和創新提供穩定、可靠、可持續的資金支持。

    (作者:劉世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