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發展需解決好長期結構性問題
【添加時間:2016-04-26 】   來源:國研中心網站 分享:
 
   這次的“周期”是結構性周期,不是三五年內能有明顯改觀的。因此,發展的主要矛盾還是要解決我們自身的長期結構性問題,維持住長期增長動力。
 
   4月15日,2016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公布,新聞發言人用“運行平穩、結構優化、亮點紛呈、好于預期”這16個字進行了概括,對此談兩點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對于短期經濟不應過于擔心。2010年經濟增長進入下行通道以來,許多人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經濟何時可以企穩。所謂“企穩”,就是關于經濟短期表現的說法。新聞發言人的概括,字里行間流露出回應社會關切的急迫心情。回應是必要的,當然也需要對問題有清醒的認識。
 
   這一輪經濟下行,內部結構性問題和外部周期性問題都有。但是,造成這次全球經濟周期的原因,還是許多國家存在結構性問題。不嚴謹地說,這次的“周期”是結構性周期,不是三五年內能有明顯改觀的。因此,發展的主要矛盾還是要解決我們自身的長期結構性問題,維持住長期增長動力。一季度的增長好于“預期”,房地產的反彈和基建投資立了很大功勞。但是要記住,長期來看,房地產是發展的結果而不是原因。長期增長的支撐有且只有物質資本積累、人力資本積累和生產率提升。
 
   目前要做的,一是要在改進投資效率的基礎上保持適度的投資率——中國經濟的問題不是投資率高,而是投資效率不高,如果不能改善投資效率,提高消費也不會促進長期增長。二是要把人民的教育問題和健康問題解決好,否則新常態下“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就是一句空話。三是要繼續推進改革和創新,提升生產率。
 
   第二,對于結構調整的方向和著力點要有數。前文指出,長期增長的支撐是物質資本積累、人力資本積累和生產率提升。分產業部門來看,制造業是人力資本積累和生產率提升最快的產業部門,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是如此。從產業發展邏輯上看,制造業的發展是農業和服務業生產率提升的基礎。一些經濟體在中等收入階段服務業比重上升,不是因為服務業“有效”,而是因為服務業相對于制造業而言可貿易性低,國內居民收入提高后對服務的需求更多要靠國內供給。經濟增長的國別經驗表明,在中等收入階段避免經濟過快減速,秘訣不是增加服務業比重,而是盡可能地維持住制造業比重。因此,不要盲目地把服務業占比提升當做好事。
 
   對于經濟結構存在的另外一個認識問題是過分關注產值結構,忽視就業結構。2014年,我國三產就業比重是30∶30∶40,也就是說平均每十個勞動者當中,有三個“農民”,三個“工人”,四個“服務員”。而三產的勞動生產率分別是25597元/人、117652元、97504元。很明顯,提高人均收入最有效的途徑,還是把“農民”變成“工人”,也就是就業結構調整,推動人口的工業化。一些地方認識不到這一點,認為工業化就是上馬很多重的、大的工業項目,工業產值上去了,工業就業實現不了。這種脫離人口的工業化是誤入歧途,早晚會出問題——中西部一些地區在這一輪經濟下行中出現了經濟增速“超跌”的現象(人均收入比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低,經濟增速下降幅度卻比東部地區大),就是以往工業化模式出了問題。而出現這種問題,可能是因為對工業化的理解有偏差,更有可能的還是因為過于注重短期績效。
 
   經濟學的一個基本規律是,短期和長期之間存在權衡。既然明確了主攻方向是長期問題,就要在短期問題上有意識、有勇氣地保持克制。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 賈珅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