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借力G20推進國際合作 引導國際經貿治理秩序重構
【添加時間:2016-09-30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分享:
  【編者按】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召開,會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達成了一系列共識,從其發布的公告和文件顯示,會議充分體現了協同、合作的理念,也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的基本主張。早前的7月22日,備受矚目的“1+6”圓桌對話在北京舉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勞工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及金融穩定理事會主要負責人齊聚一堂,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共商國際經濟大事和應對之策。在近年來“逆全球化”甚囂塵上的背景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主要的發動機之一,中國協調推進國際組織與國家間的協調合作,共同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的穩定發展,引導全球經濟邁向更加公平的“新平衡”,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家機構和組織在職能、作用、權限等方面不斷出現相互交織重疊的情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沖突、矛盾。因此,為避免政策沖突和合理地利用資源,彼此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成為了維護世界經濟平衡發展的基本要求。與此同時,在經濟全球化成為當今世界主要特征,國家、經濟體之間金融貿易聯系逾加緊密,金融風險傳導機制多樣且擴散迅速的情況下,防范風險,減少負面溢出效應更需要各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闡述發展中國家的主張和訴求,引導國際經貿治理秩序的重構,有助于促進全球經濟包容性、可持續增長。
 
  一、構建包容協調的全球價值鏈,撬動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
 
  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貿易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不斷減弱,發展的不平等、不平衡問題開始突顯,出現了“逆全球化”的浪潮,有聲音認為全球化造成貧富不均,造成區域間的沖突和風險。因此,加強全球價值鏈的能力建設,找到促進貿易投資增長的有效途徑至關重要。
 
  目前,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增長點,不僅在經濟總量上超過了全球經濟的40%,而且貿易規模上也已經占到全球貿易規模的一半。其中,最不發達國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已經超過了50%,全球價值鏈可能是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與此同時,鼓勵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更深層次地參與全球價值鏈,全面開展經濟技術合作,縮小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差距,建立更加安全可靠的價值鏈體系,可以有效提抗全球價值鏈的系統性風險,有助于各類經濟體在全球生產網絡和全球價值鏈框架下,提升比較優勢、優化勞動分工,提高抗風險能力,打造有韌性和互聯互通的全球價值體系。
 
  此次G20峰會中國邀請了歷史上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充分體現了全球協作與開放包容的理念。構建包容性的全球價值鏈符合全世界的共同利益,降低全球價值鏈中的成本,鼓勵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特別是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不僅有助于降低全球價值鏈風險,提高全球價值鏈的韌性,對于恢復和加速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增長也具有重大意義。
 
  二、國際金融新架構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G20峰會核準了《二十國集團邁向更穩定、更有韌性的國際金融架構的議程》,期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年底前完成關于應對資本流動的國別經驗和新問題的審議,支持創立更穩定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努力,將與有關國際金融機構在其相應授權內,共同有效回應宏觀經濟和金融風險,響應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需要。支持世界銀行按照達成一致的路線圖、時間表及原則實施股份審議,目標是逐漸實現平等投票權。G20峰會公報提出要提高有活力經濟體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占比,以反映其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地位,因此可能的結果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占比整體提高。
 
  目前,我國正在推動自貿區建設和人民幣走出去戰略,人民幣將于10月1日正式被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世界銀行近期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了特別提款權債券。G20峰會指出,支持正在進行的在擴大特別提款權使用方面的研究,如發行特別提款權計價債券,從而增強韌性。歡迎國際組織進一步開展工作以支持本幣債券市場的發展,包括加強對低收入國家的支持。我國尚未有真正意義上的外匯市場,外匯市場的概念局限在銀行間的外匯市場,目前利用上海自貿試驗區進行的人民幣離岸交易市場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我國可以盡快在人民幣匯率制度比較健全的情況下,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開展外匯市場的創新工具和方式方法,比如參考一攬子匯率,通過增加幣種,設立各幣種權重進行匯率改革;完善中國的外儲結構,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降低不確定性風險。通過這些措施,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儲備中所占的份額,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使人民幣更具代表性和影響力,成為主要的國際避險貨幣和儲備貨幣。
 
  三、依托“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G20成員核準今年啟動的“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以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的整體協調與合作。要求世界銀行作為聯盟秘書處,并與全球基礎設施中心、經合組織、其他多邊開發銀行和有興趣的二十國集團成員一起開展工作。支持G20/經合組織公司治理原則和中小企業融資高級原則的有效實施,期待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對公司治理進行的同行審議,對《二十國集團/經合組織公司治理原則》的評估方法進行修訂。
 
  早在2013年,習近平主席就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在理念、利益機制、優先發展等諸多方面都與G20有共通之處,G20關注的創新增長、經濟治理、國際貿易投資、可持續發展等重要議題,“一帶一路”倡議都給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特別是有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截至2016年7月,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投資累計已達511億美元。與此同時,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相繼運營,將大大推進全球基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推動G20峰會的相關成果落地。
 
  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問題是資金,“一帶一路”不是中國項目,它是一個全球項目,將“一帶一路”納入G20框架,邀請其他國家以及國際組織參與其中,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有助于突破運作層面的挑戰和質疑。依托G2O的平臺,運用現代化創新手段,設立新的治理模式、管理方法,把國際資源有效地組織起來,推進國際組織合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這符合我國一直提倡的“合作共贏”和“包容性增長”的發展理念。
 
  四、推進國際宏觀政策協調,維護和促進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穩定
 
  隨著對外貿易和金融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世界經濟相互影響的渠道越來越多,各種經濟沖擊和金融風險的國際傳導途徑也越來越復雜,在制定經濟政策的過程中,務必要考慮本國宏觀經濟政策所產生的外溢效應,同時也要考慮國外經濟擾動特別是政策的外溢沖擊對本國調控效果可能造成的影響。當前,全球政策總體上是寬松的趨勢,各國央行都有“放水”的勢頭,甚至有聲音認為“貨幣戰爭”即將爆發。然而,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的實踐證明,單靠量化寬松政策難以解決制約增長的結構性障礙,而且可能帶來負外部效應,在這樣的情況下,更需要國際經濟政策的協調,各國不能各自為政。G2O峰會公報特別強調“將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避免競爭性貶值”。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全球經濟增長最主要的發動機之一,在全球經濟動態調整中起著主導作用。可以考慮由國務院牽頭,在國家層面建立起一種國際組織的協調合作機制,成為常設性的金融與經濟對話平臺,統一協調有關幾個國際組織的具體事務,此機制不公開辦公,只負責協調有關國際組織的合作和溝通事宜,將溝通常態化,定期召開機構首腦的會晤,旨在建立一種國際機構間商討國際經濟大事和應對之策的交流平臺。(作者王茜系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治理與中國改革開放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