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四個維度衡量中國企業稅負高低
【添加時間:2017-01-03 】   來源:國研中心網站 分享:
 
   影響企業發展的是企業綜合負擔上升速度過快的問題,目前企業本身承擔的稅負已不算低,加之近些年來,人工成本、環境成本、匯率成本、資金成本等都出現較快上升,企業利潤空間縮小,稅收利潤比重加大,因此稅感凸顯。
 
   稅負問題事關每個人,容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但稅收又是個專業性極強的問題,理應在專業框架內討論。筆者認為,理解企業稅負爭議,可以從宏觀稅負、行業稅負、稅制結構和企業綜合負擔四個角度來探討。也就是說要清晰中國的稅收總體水平高或者不高?稅收負擔在制造業、服務業、能源產業、大農業等各行業之間是何種分布狀態?中國的稅收主要來源是哪幾個稅種?企業本身要承擔哪些稅負,企業稅收負擔重是相對水平還是絕對水平的上升?明晰上述幾個問題,也就明晰了企業稅負高或者低、重或者輕。

   宏觀稅負大致處于世界中等水平
 
   從宏觀稅負維度看,我國宏觀稅負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大致處于中等水平。宏觀稅負問題是老生常談。各類研究機構對中外稅負做過較為全面的比較。從大中小口徑比較,中國的稅負水平都不屬于高稅率國家。根據公開數據計算可得,從小口徑稅負來看,2010—2015年稅收收入與GDP的平均占比是18.33%;這期間中口徑的財政收入(稅收收入加非稅收入)占GDP的比重是21.46%。根據新預算法,政府預算包括4本預算,除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之外,還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基金預算、地方政府基金預算。四類預算收入構成政府收入的大賬本,2012—2015年的四類預算收入簡單相加平均占到GDP的35.13%,但是其中又有交叉重疊,去除重疊部分有機構計算得到的這一比重為30%左右。
 
   一段時間以來,國家稅收收入穩定增長,政府收入規模攀升。這與房地產行業的持續興旺帶動的相關稅收增加有直接關系,更與土地增值給地方政府帶來的土地轉讓金收入增收有關。土地財政收入已經占據地方政府收入來源的半壁江山。當前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地方政府收支矛盾逐漸凸顯。
 
   宏觀稅負不是越低越好。財政能力是國家能力的重要支柱,新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失敗國家的稅負往往較低,而稅負較高的國家大多為發達的富裕經濟體。當然,宏觀稅負應該與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尤其在支出效率不高、資金管理成本高企的條件下,更不能過度追求高稅負、高福利的財政模式。另外,宏觀稅負水平投射到企業稅負上并不均勻,因為企業稅負還與稅制結構(直接稅與間接稅的比重)、行業稅負分布以及企業的類型相關。
 
   間接稅為主的稅制體系,企業實際稅負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
 
   從稅制結構維度看,我國實行以間接稅為主的稅制體系,企業實際稅負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目前我國實行以間接稅為主的稅制。2015年,我國相關間接稅——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和營業稅占總體稅收的比重分別為24.9%、8.4%和15.5%。而同期我國個人所得稅實現收入8618億元,占稅收比重僅有6.9%。發達經濟體大多實行直接稅為主的稅制,如2015年美國個人所得稅稅收占聯邦收入的46%,2013年OECD國家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占到總稅收的25%,比重最高的丹麥達55%。因為間接稅的直接承擔人是企業,加上直接稅中的企業所得稅,因此企業直接承擔的稅負就較個人所得稅為主的國家重很多。增值稅是我國目前主要的稅種。事實上,根據某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統計,世界上已經有160個國家推行增值稅,稅率大多在13%—25%,而該機構認為最優稅率15%—20%。另外有若干重要經濟體實行與增值稅近似的貨勞稅。根據同樣來自該事務所的數據,2015年全球平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3.68%,最高的美國達40%,愛爾蘭在OECD國家中最低,為12.5%。
 
   雖然間接稅稅負大多由企業直接承擔,但是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供給或需求彈性的大小,這些稅負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嫁給消費者。部分從事完全競爭領域商品生產的民營企業,因為較難享受到政策優惠,利潤微薄,流轉稅的征管較為規范,避稅難度大,稅收壓力加大。像最近因為企業家公開發言所引發熱議的某大型民營企業,雖然是行業佼佼者,但是所屬大行業屬于產能過剩行業,此前還發生過大型同業巨頭倒閉的事件。
 
   行業間稅負分布并不均衡,制造業企業稅負較高
 
   從行業稅負維度看,行業間稅負分布并不均衡,制造業企業稅負較高。從三次產業產生的稅收收入來看,2010—2014年,第二產業稅收平均占比為49.52%,第三產業稅收平均占比為50.36%,第一產業稅收平均占比為0.12%。其中,采礦業稅收占比達5.79%,制造業的稅收占比達35.23%,建筑業稅收占比達5.45%,批發零售業的稅收占比達12.69%,金融業稅收占比達9.3%,房地產業稅收占比達10.69%。采礦業和制造業稅收呈下降趨勢,金融和房地產業稅收呈快速增長態勢。這也部分反映了我國經濟“脫實向虛”的趨勢。
 
   從企業稅負率來看,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分行業數據,2015年平均的企業銷售收入稅負率為4.7%,工業企業稅負率最高達到6.2%,其中制造業達5.9%,第三產業中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稅負率為3.0%,而第一產業的農林牧副漁企業稅負率只有1.9%。
 
   總體看,第三產業產生的稅收增長已經成為增長的主要來源。2015年,第三產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比重達54.8%,比第二產業高9.7個百分點。從對稅收增長的貢獻看,第三產業稅收增量占全部稅收增量的80%。
 
   從企業稅負維度看,企業稅感指數較高
 
   從企業稅負維度看,企業稅感指數較高。這里面涉及三個與企業稅負有關的概念:法定稅負、實際稅負、實際支出。法定稅負包括:一是25%的企業所得稅,稅基是企業利潤;二是17%的增值稅,稅基是產品增值額,銷項稅可以根據進項稅進行抵扣。從國際水平看,兩種稅的稅率并不高。實際稅負方面,因為一定條件下間接稅稅負是可以轉嫁的,比如生產者通過產品提價把稅負轉嫁給消費者。除了法定稅負和實際稅負之外,還要考慮實際支出,有些費用支出類似稅收,是為了生產經營而不得已支出的隱性稅負。中國當前正處于向服務型政府轉型的重要時期,有的地區步子邁得早,有的地區相對滯后,企業通常到各個機構辦事,需要交納各種明稅暗費。這些企業支出累計形成隱性稅負,對企業來說就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有專家通過對4個城市、100個以上民營企業樣本的調研發現,企業實際稅費負擔率在40%,大部分企業利潤率不到10%。世界銀行發布的2015年中國總稅率為67.8%,與巴西近似。這種總稅率度量企業在說明準予扣減和減免后的應繳稅額和強制性繳費額占商業利潤的比例??劾U稅款(如個人所得稅)或收繳和匯給稅務部門的稅款(如增值稅、銷售稅或商品及服務稅)不包括在內。這些統計的樣本或有偏差,但是中國一些行業的企業稅收負擔較高也是事實。
 
   總結起來,企業稅負問題更多的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屬于制造業、規模以上,難以轉嫁、不享受政策優惠,這類企業往往是傳統制造業,市場競爭較為充分,稅收負擔較高,稅收痛感較強。相比之下,避稅難度小,中小規模,具有以上特征的企業,這類企業往往隸屬生產性服務業,稅收負擔相對較低。但是此類企業往往不會主動發聲,因此不會有企業稅負輕的社會聲音。
 
   事實上,影響企業發展的是企業綜合負擔上升速度過快的問題。目前,企業本身承擔的稅負已不算低,加之近些年來,人工成本、環境成本、匯率成本、資金成本等都出現較快上升,企業利潤空間縮小,稅收利潤比重加大,因此稅感凸顯。房地產價格上漲,帶動房租上漲,進一步加重了企業經營的房租成本。
 
   綜合施策切實降低企業負擔
 
   建議以降稅為核心,綜合施策,切實降低企業負擔。
 
   首先是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以收入分配為核心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適度提高高收入群體稅負,真正做到按照支付能力繳稅。量能賦稅原則。富人多納稅。適度降低企業稅負。
 
   其次是擇機適度降低制造業稅負。制造業屬于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制造業就業被世界銀行稱之為良性就業。要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中的問題,解決企業之痛。應合并增值稅層級,降低增值稅稅率。合理的增值稅稅率空間為15%—20%,而且增值稅稅率調整可以作為逆經濟周期調節的工具,在外部經濟環境趨近,企業成本增長過快時,可以降低增值稅稅率至15%。
 
   第三是綜合施策,切實降低企業負擔。降低企業綜合稅負,社會保障繳費水平,適當降低稅率可以提高企業的稅收遵從度,從而提高稅收收入。
 
   第四是加快向服務型政府轉型步伐,有效降低企業的隱性稅負。在存在設租尋租的管制環境中,企業要繳納更多的隱性稅負。應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手段,實現信息的透明化和公開化,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二處處長、副研究員 段炳德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