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光明日報:丁肇中糾錯42處詮釋“什么是科學精神”
【添加時間:2018-07-23 】   來源: 分享:

        據報道,近日,山東省日照市科技館要把祖籍日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科學生涯中6個著名實驗模型做出來展示,其中AMS阿爾法磁譜儀模型的制作難度系數最大。為此,科技館不惜重金邀請頂級設計師打造模型。當設計師匯報方案時,丁肇中把自己的座位移到離大屏幕最近的位置,皺起眉頭,盯緊演示中的每一處細節。3個小時里,這位82歲老人質疑、糾錯,再質疑、再糾錯,氣氛搞得像一場考試。兩次匯報會,丁肇中共為AMS阿爾法磁譜儀模型的設計方案糾錯42處。

       即便只是一個模型,丁肇中也要反復觀察、糾錯、修改,這是一個老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可以看到,精益求精,于丁肇中而言是一種工作習慣,而不是什么高標準的要求。糾錯42處,半夜打越洋電話,不過是他漫長科學求索路上的一個剪影。
 

       什么是科學精神?對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難有標準答案。不過總結各種版本,科學精神終歸不脫嚴謹、質疑、創新諸范疇。丁肇中糾錯科學模型的過程,正體現了一名科學家的嚴謹。
 

       科學最重要的方法是觀察實驗與邏輯推理,而離開了嚴謹態度,兩者就無法進行。實際上,丁肇中發現J粒子的過程,就展示了極其嚴謹的科學精神。他曾在獲得諾貝爾獎演講詞上提到,在建造我們的譜儀過程及整個實驗過程中,我受到很多的批評。問題在于為了達到良好的分辨率,必須要造一個非常昂貴的譜儀。”“但盡管這樣,我還是決定按我們原來的設計創造,因為我一般不太相信理論論證。在這種科學態度的引領下,他終于發現新的粒子,將高能物理學帶到新境界。類似例子還有居里夫人發現鐳,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等。
 

       正如丁肇中在給模型糾錯中所表現的,嚴謹的科學精神蘊含于細節。20171月,一批老科學家遺留的手稿在互聯網上廣為傳播,其工整細致的書寫,淋漓盡致地體現了老科學家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院士的微分方程筆記,字體工整得如印刷體一般;著名植物分類學家王文采院士的手稿是一幅幅手繪彩色植物圖,當時報道稱其精美程度不遜于工筆畫家的畫作
 

       可以說,正是有了這樣嚴謹的科學精神,科學家們才能攀登一座座科研高峰,我國科學界才不斷有新境界、新事業展開。近年來,我國在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制造等重要科技領域有了標志性突破,無不透露出這種嚴謹的科學精神。]
 

       對待科研一絲不茍,這就是科學研究的題中應有之義。或者說,這本身就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不過,近年來我國科學界也彌漫著某種功利浮躁的氛圍。不少科研工作者急功近利,為了早出成果,不惜捏造、篡改實驗數據,或剽竊他人成果等等。這固然有科研評價體系不健全、社會浮躁風氣侵入學術界的原因,但也揭示出這些人并沒有將嚴謹的科學精神內化為真正的價值認同。
 

       今日中國的科研條件與幾十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科研工作者們更應恪守嚴謹的科學精神,不斷追求卓越。82歲的丁肇中面對一個模型都是如此,后輩更沒有理由不這么做。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