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殷明漢6月7日宣布,兩項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國家標準正式出臺,分別是《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和《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
“兩項國家標準的發布,是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研制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進入了新階段。”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說。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表示,我國兩化融合已從初步探索進入系統攻堅階段。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制定實施將有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可引導企業系統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兩化融合管理機制,有效解決信息時代產業轉型升級“怎么干”“怎么干好”的問題。
兩化融合是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主線。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經過多年實踐,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9項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國家標準完成立項,其中3項已正式發布,全國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企業達4300余家,開展兩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的企業達73000余家。
為加快《基礎和術語》《要求》等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全面普及,張峰表示,將與國標委、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下一步要繼續建設數據地圖,持續推進企業兩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和自對標,促進分級分類差異化發展。健全市場化運行體系,完善貫標工作的全流程服務體系,建立開放透明的監督管理機制,擴大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結果的社會采信范圍。”張峰說。
田世宏表示,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將與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協同配合,探索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兩化融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加強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國家標準的規劃布局和頂層設計,加快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系列標準的研制推廣。
據了解,工業企業兩化融合進程大致分為4個階段,即起步階段、單項應用階段、綜合集成階段和協同創新階段。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王安耕表示,隨著我國兩化融合水平的不斷提升,已經有更多的企業進入第三、第四階段,只有進入第三階段以后,一個企業兩化融合水平的效果才能明顯地表現在企業競爭力和財務指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