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實體經濟“穩”字背后的變化
【添加時間:2018-10-30 】   來源:經濟觀察網 分享: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三季度經濟數據。當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就2018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時,用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來描述當前的經濟形勢。此前,官方的表態多為“穩中向好”。


  至10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邀在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經濟形勢報告,在報告中,李克強表示,“我們經過努力可以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并為明年發展打下基礎。但也看到,當前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外部風險挑戰增多,經濟運行穩中有緩、穩中存憂,下行壓力加大,不少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市場預期和信心受到影響。”


  微妙的區別反映了中國經濟“穩”字當頭背后的壓力和挑戰。


  李克強在上述大會上作報告時稱,既要看到我國發展具有較大韌性和回旋余地,又要高度重視困難挑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根據實際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不搞大水漫灌,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創新,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更大力度簡政減稅降費,更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多舉措挖掘內需潛力,更有針對性破解實體經濟發展難題。


  毛盛勇在10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增長、物價、就業、收入和國際收支五個宏觀指標來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基本態勢。


  10月24日,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盛來運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就業穩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就業穩意味著人們收入來源有保障,收入的預期相對穩定。經濟雖然面臨下行壓力,但還是保持在6%以上的增速,GDP的增量對勞動力的需求并沒有減少,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就業穩定的原因。”


  進出口加快、基建發力尚需時間


  盡管前三季度實體經濟不斷承壓,毛盛勇表示,從統計數據來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保持在合理區間。前三季度6.7%的GDP增速為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目標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在前三季度的諸多數據中,核心數據之一CPI的走勢引人關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同比上漲2.5%,漲幅創近七個月新高。


  對于之后的CPI走向,2018年9月14日央行發布的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居民對未來物價預期指數上升至63.7%,為年內最高。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經濟觀察報評價說,四季度物價有繼續上漲空間,但可能是階段性上漲而非持續上漲。


  潘向東表示:“三季度CPI同比持續上漲,食品項以及原油價格上漲為關鍵影響因素。一方面受高溫多雨、臺風、水災等因素影響,鮮菜價格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不斷上調。”


  今年7-9月,多地區的蔬菜、雞蛋價格一路走高,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監測數據,從7月初至8月下旬,全國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連續8周環比上漲。在10月24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鮮菜、鮮果價格環比上漲以及國慶期間的豬肉、雞蛋價格上漲是CPI漲幅攀升的主要原因,三項因素對CPI環比漲幅的貢獻達到63.5%。


  2018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從6月初的77美元/桶左右持續上漲至9月末的超82美元/桶。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朱光明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當前中國對原油進口依賴度接近70%,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必然對國內原油下游工業產品的價格產生影響。”


  國家統計局官網顯示,前三季度,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24.6%,漲幅比上半年擴大7.6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上漲16.1%,漲幅擴大3.8個百分點。


  孟瑋在10月24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前三季度,CPI累計同比上漲2.1%,處于溫和上漲區間,與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較為接近,明顯低于主要新興經濟體。同時,月度走勢也較為平穩,今年1—9月份,各月CPI同比漲幅都在1.8%—2.9%之間,呈現正常波動態勢。


  與此同時,國際上通常用扣除食品、能源價格影響后的核心CPI衡量經濟運行通脹走勢。今年1-9月份,中國核心CPI累計同比上漲2%,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9月份同比上漲1.7%,比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


  在今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六個穩”作為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心。其中“穩就業”列第一位。從就業數據來看,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調查失業率目標為5.5%以內,2018年1-9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處在5.1%及以下。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李希如撰文表示,7月份受高校畢業生集中畢業影響,失業率有所升高,隨后逐月走低,9月已降到5.0%以下,今年三季度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質量穩步提升。


  在國際收支方面,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22.28萬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加快1.8個百分點,進口加快2.5個百分點。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進出口穩中向好一方面是出口退稅等系列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另一方面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增長加快,特別是對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增長比較明顯。


  投資在三季度緩中企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48.34萬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比1-8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結束了自年初以來逐月回落的態勢。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3%,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


  這得益于政策適度調整和財政的發力。今年下半年開始,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不斷提速,財政部數據顯示,在上半年僅發行3672億元專項債的基礎上,僅2018年8月與9月,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量總合超1萬億元。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分析表示:基建發力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不斷顯現出來,當前基建投資的下滑速度已減緩,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開始回暖,未來基建回暖對GDP增長的拉動也將回到正常水平。


  結構進一步優化


  10月24日,李克強在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經濟形勢報告時表示,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保持在合理區間。在國際國內環境錯綜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實現有就業、收入增、物價穩的發展,而且結構繼續優化。


  在投資起色緩慢、外貿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實體經濟“穩中有進”和“結構優化”的特點在消費領域得到進一步凸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8%,同比上漲14%。自2011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后,近7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持續上漲。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負責人藺濤撰文稱,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明顯快于其它商品。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增速看,前三季度,與消費升級相關的通訊器材類商品同比增長10.7%,增速加快1.4個百分點;化妝品類同比增長12.0%,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不過,制約和短板在消費領域也越發突出。10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孟瑋表示,制約當前消費提質擴容的因素依然明顯,比如,高標準產品服務供給不足、農村擴消費短板突出等。


  一些消費領域的數據變化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8年7-9月汽車產銷量連續同比下滑,其中,9月,汽車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7%和11.6%;而手機作為新經濟的代表之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1-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17.0%。


  10月24日,盛來運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指標下滑與汽車、手機市場的存量有關,兩者存量基數大,因此增速難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但當前中國每百戶汽車擁有量與歐美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容量上仍然有成長空間,只是不會像以前那樣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但是5~8%的中樞穩定增長是可期的。他同時表示,中國還處在消費升級的關鍵階段,消費潛力依舊很大。


  盛來運說:“當前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不能再站在高速度發展角度,而是要從高質量發展、結構轉型升級的角度來看待目前中國經濟的變化。”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