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查辦一批侵害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的案件;上門服務,實施首問負責制,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民營企業上門服務活動,提供快速反應、快速處理、快速反饋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以項目推介會、銀企對接會等形式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暢通融資渠道……”12月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下發《關于知識產權服務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稱《通知》),具體而有針對性的10條政策措施,直擊民營企業面臨的有關知識產權的難點和痛點,為其提質增效、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的數量超過2700萬家,國內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都是由民營企業完成的。民營企業是我國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更是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的“源頭活水”。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工作著力發揮知識產權對創新驅動發展的基本保障作用,激活民營企業創新創造動力,在國際經濟下行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情況下,幫助民營企業翻過“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是這些措施的目的所在。
強化保護 提質增效
憑借除臭技術成功解決了廁所臭味,從而開始創業之路的杭州傳奇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盛華東不久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真正擔心的是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一邊是好不容易才研發出的技術,還未做成產品推向市場就被模仿;另一邊是初創期間精力和金錢都被產品研發占據,無暇顧及知識產權問題,這是眾多民營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通知》從加強保護力度和提升服務水平兩方面齊發力,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知識產權難題。
11月15日,中國(寧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正式揭牌運行,通過該中心申請受理的發明專利授權周期將由原來的平均周期22個月降為3至6個月,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時間分別縮短至1個月和15天。進入2018年4季度,一批“國字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掛牌成立,為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提高民營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效率增添有力保障。
事實上,自2016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為抓手,加快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推動知識產權行政保護“一站式”服務,在提供有效保護的同時節約了企業維權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受到社會公眾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廣泛歡迎,被國務院列入支持創新改革舉措向全國進行推廣。
此次《通知》中,對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出更加具體的要求——要在服務企業名錄中,進一步擴大民營企業占比,完善快速授權、確權、維權一站式服務機制,大幅提升重點產業民營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效率。
擴大融資 注入活水
盛華東創業的另一個“攔路虎”,是資金問題。“小微企業幾乎是拿不到貸款的。”盛華東說,他們有的,只有創新和多年來積累的專利。
與盛華東的企業相比,已經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獲得資金的民營企業在創業路上要走得順暢得多。“我們去年申請了風險補償金,憑借通過蘋果公司認證的真空鍍膜機生產技術相關專利,在去年4月獲得了南海農商行的1000萬元貸款。”佛山市南海區晶鼎泰(下稱晶鼎泰)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忠樂表示,正是靠著這筆資金,晶鼎泰得以自主研發生產設備、降低生產成本,擁有汲取生產大單的能力。
佛山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民營經濟發達的佛山地區,科技型企業往往手握專利,但缺乏資金支持企業運轉。佛山市2016年開始運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并向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傾斜,至今,已成功為佛山123家科技型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支持。
在青島,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幫助企業解決“貸款難”“貸款貴”問題的成功案例同樣遍地開花。專門生產專業流體氣控閥門產品的科技型企業青島海菲勒氣控閥門有限公司(下稱海菲勒),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曾接到國外廠商的大量訂單,急需資金以擴大生產能力。但由于企業輕資產運營,缺少抵押實物,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在企業發展面臨困難時,海菲勒了解到青島市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業務,很快以擁有的10件專利質押,貸到了100萬元資金。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拓寬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渠道,大力發展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實現普遍化、常態化和規模化,指導各地積極探索適應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特點的專利權質押融資路徑。2008年至2017年10年間,全國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近3000億元,緩解了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有效支持了中小微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擴大民營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覆蓋面。”是上述措施中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旨在讓更多民營企業享受到知識產權帶來的“紅利”。更加具體的是,《通知》還要求認真了解民營企業知識產權融資需求,以項目推介會、銀企對接會等形式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暢通融資渠道,2018年底前,各省(區、市)和副省級城市至少舉辦1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接活動。
“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民營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精準施策,高效推進,務求實效。”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