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中國公司海外并購潮期間,有一類中國公司顯然是缺席了,那就是國有企業。除了中國化工總公司即將完成430億美元收購瑞士農藥制造商先正達公司(Syngenta AG)的交易以外,幾乎沒有其他案例中收購方是中國國有企業。像安邦保險集團和海航集團這樣的民營企業主導了這波并購潮。
據彭博報道,隨著中國政府由于擔心資本外流施加了各種資本管制,有跡象顯示國有企業正在參與到這波浪潮之中。當交易金額大時,得到政府支持的國有企業肯定占有優勢。
最為顯著的一個例子是: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對黑石集團( Blackstone Group)歐洲物流業務Logicor的大約120億歐元的收購交易中,領跑者是中國國有企業中投公司,而排在之后的是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及其全資子公司豐樹投資(Mapletree Investments Pte)。
“中國巨象”
據報道,中投公司若成功以134億美元收購Logicor,將成為中國第四大海外并購案。
#圖1#中國企業海外收購案金額排行(單位:10億美元)
Logicor是歐洲最大的倉儲公司之一,擁有1370萬平方米的倉庫面積,這些倉庫可出租給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公司以及DHL速遞等更加傳統的物流公司。
隨著網絡購物的增長,倉庫正變成搶手貨,它的回報要超過辦公室和商場。(另外北京的厚樸基金管理公司已經向新加坡最大物流倉儲公司普洛斯發送收購合約,一旦成功將可能是亞洲范圍內最大的一次并購)。
對于黑石集團(中投公司持有其部分股權)來說,中國企業參與到此次收購中能夠帶來一個很不錯的資產來源。這家私募股權公司已經將希爾頓全球控股公司25%的股份轉手給了海航集團,并將Waldorf Astoria、Strategic Hotels和Resorts Inc.的股份轉手給了安邦保險。這兩次收購都很好地清除了黑石集團投資組合中的障礙,并有效避免了保護主義的壁壘。去年一家中國政府部分控股的基金在向德國愛思強股份有限公司(Aixtron SE)投標時碰壁。
隨著資本管制繼續限制著大陸企業的海外并購潮,海外并購的交易量將出現不可避免的下滑。但對于那些正在國際市場上尋找獵物的投資銀行家來說,他們應該記住:中國的國有企業正等著與你們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