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2018經濟數據已經出爐,企業家們的個中滋味各有不同
【添加時間:2019-01-23 】   來源:經濟觀察網 分享:

  2018年中國經濟運行成績單正式出爐——2018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90.0309萬億元,GDP增速6.6%。這組數據勾勒了中國經濟在過去一年的運行全貌,也反映出諸多變化——GDP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全年貿易總量首破30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創新低;固投增速創有歷史數據以來最低水平。


  如何評價這樣的宏觀數據?過去的一天,諸多專家、機構分析文章已經刷屏。而在宏觀的經濟數字面前,中國經濟的2018年,究竟如何?每一家企業、每一個企業掌舵者,甚至長期觀察的行業人士,他們有著這些宏觀數據背景下,更加深刻的感受。


  “2018年是具有標志性的一年,它一方面是改革開放四十年,另一方面是一次經濟波動。”財經作家吳曉波在近日“十大經濟年度人物”的頒獎盛典上,這樣評價過去的一年。在他的觀察中,中國每4-5年都會有經濟波動,過去一年的中國企業家們,有的人在過去一年經歷了艱難的轉型,有的人擺脫了周期的桎梏,還有的人是在危險的時刻代表中國企業家階層,表達了這個階層的主張和價值觀。


  “市場經濟總有波動、有高峰有低谷。”在這場由新浪財經、人民日報(客戶端)、吳曉波頻道共同舉辦的活動現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這樣評價當下的市場環境。在他看來,發展中國家要想發展總是有很多困難、有很多問題。中國過去40年就是在各種困難、各種波動中發展的,到今天更會在這樣的波動和困難中發展。


在今年的十大經濟人物中,多位獲獎者表達了各自經歷過的2018年。


  “對于民營企業而言,2018年是最艱難的一年,相對2008金融危機可能還要更艱難。”這是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感慨。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2018年8月10日,這位民營企業家在國務院召開“降成本減負擔專項督查座談會”的發言,讓人們記住了他。他認為,當前經濟、金融、市場最大的問題是信心問題,最大的成本是制度成本,政府必須下決心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


  在當時,蔣錫培針對企業減稅發出呼吁,具體包括降低增值稅稅率和企業所得稅率,降低社保費率,并給出了確定的減稅降費方案。他的建議還包括個稅起征點提高至7000元 (此前公布的個稅法修訂草案確定的起征點是5000元)、降低新三板投資者準入門檻、保護知識產權、至少撤并三分之一的鄉鎮和街道等。


  僅就減稅而言,這并不是蔣錫培第一次類似的主張。2017年5月,他就提出8條關于財稅改革建議、2018年7月提出個稅改革建議。其他企業家近年來也曾以不同的方式公開喊話,如曹德旺曾稱,“中國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國貴”,宗慶后也曾以自家企業娃哈哈為例,表示“稅負確實是高了”。除了企業家,蔣錫培“火了”還少不了網友的支持。在當時的一項網絡投票中,贊成蔣錫培提議的網友占了大半。


  時至今日,站在十大經濟人物的領獎臺上,蔣錫培期待依舊:“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信心紅利能夠在我們樹立信心當中感受到、收獲到,我們同時更期待有更好的制度紅利、頂層設計、頂層安排。”


  中國國企改革歷史上的首位“雙料”董事長,身為兩家“世界500強”央企掌門人的宋志平,他的2018也許收獲頗多。2018年9月,他獲得了《財富》雜志世界500強CEO終生成就獎。而今,他同樣站在十大經濟人物的領獎臺上,他的感言是:“(現在)最需要的是企業家精神、擔當和帶領。”


  這句話的背景是,2019年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企業家精神能夠抵抗這個時代的轉型壓力嗎?在宋志平看來,也許是的。2018年4月的“中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宋志平在談論“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時曾說:“我們既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家,也有許多中小微的企業家,就是我們企業家的組成,既頂天立地,也鋪天蓋地。”


  對于未來中國企業家的生存之道,宋志平在當時也開出“藥方”,包括穩健中求進步,防范風險,穩中求進,以及發展中求質量,在發展中要聚焦質量發展等。


  特別是對于央企、國企的企業家群體,他認為,未來應強化國有企業家的經營決策權,給企業家一定的經營自主權。有挫折的時候應該關心、愛護、鼓勵,幫助他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要建立容錯機制。


  宋志平的言論同樣得到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的認同。“對國有企業家要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為目標、在企業發展中大膽探索、銳意改革所出現的失誤,只要不屬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當謀利、主觀故意、獨斷專行等情形者,要予以容錯,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在企業如日中天時身陷囹圄,從蒙冤12載到改判無罪。2018年對于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而言,有著更多的意味。在十大經濟人物的頒獎現場,他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從沒有一起涉產權案件,像張文中再審案那樣備受公眾關注。”法律學者楊晨曾在給經濟觀察報的撰稿中稱。


  正如張文中在改判后所言,“這個案子早已不是我個人的事了”,楊晨認為,在全面依法治國、加強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保護的大背景下,作為“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再審的涉產權和企業家冤錯案件的第一案”,這起看似尋常的再審案件,其實也被賦予了超越個案的“標桿意義”。


  張文中蒙冤十余年后,再審改判無罪,在楊晨看來,釋放出了依法保護企業家、產權的時代強音,“是推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新起點,也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從中受益的,更是市場經濟和改革中國。


  出獄后的張文中,市場也對其改變物美軌跡寄予厚望。


  從線下布局可以看出,2016年退市的物美,在當年新開大賣場42家,較2015年在開店數量上翻了一倍。根據物美的數據,2017年銷售額超過450億元。物美還在嘗試會員商店、跨境進口商品等新業態,線上線下一體化門店。一部分大賣場在轉型成社區服務中心,同時一部分物美的老店也在升級改造。


  張文中曾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稱,覺得十幾年的時間耽誤了,當然也有一種緊迫感,還是想在有生之年,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一點貢獻,另外也把自己的一些專長發揮出來。他稱要用技術來改變傳統零售企業,作為二次出發的一個目標。


2  018年12月,張文中在京出席一個論壇時稱,“目前物美已經是一個數字化企業,軟件工程師超過1000多人。通過銷售渠道全面數字化及銷售互聯網化,2019年我們有信心完成業績翻番。”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