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沒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就不會有整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2018年以來,國有企業以高質量發展為指揮棒,夯實實業根基,增強主業競爭力,通過跨界共享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健筑牢強企基石。
回歸實業 深耕主業
高質量發展的要義是推動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從“大不大”轉向“強不強”。對于企業自身而言,改革發展的目光應緊緊圍繞主業,擁抱實業。離開實業談高質量發展,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依靠改革轉型實現“回歸主業”,成為中冶集團振興脫困的重要舉措。中冶以冶金工程主業作為“看家本領”,依托傳統冶金工程比較優勢向外適度延伸,提升核心能力、提升優良品質、再造發展新優勢。2018年,國內規模最大的高鎳三元前驅體研發及生產基地與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純氧化鈧研發及生產基地落成,正是中冶深耕主業的有力注腳。
釋放生命力,擁抱高質量發展。國機集團立足工程機械行業的機遇和挑戰,聚焦“裝備制造業、現代制造服務業”兩大領域,有序推進主業結構調整。2018年4月28日,由國機集團所屬國機重裝核心制造企業二重裝備研制的加氫反應器,由于產品超大、超重、超限,其運輸、吊裝、發運創造了國內整體聯合吊裝新紀錄。本次成功發運,被看作是國機重裝重組整合的里程碑事件。
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做強做優實業,是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的主旋律和定盤針。以戰略為引領,推動技術、人才、資金等各類資源要素向主業集中的舉措不斷落地,結出碩果。
路徑創新 發力供給側
著力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擺在企業面前的壓減去產能、處置僵尸企業、培育新興產業、瘦身健體等改革任務依然繁重,如何走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高效創新之路考驗著企業智慧。
2018年以來,中國有色金屬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向深入推進。中鋁集團作為行業龍頭企業,責無旁貸地成為了落實高質量發展任務的主力軍。深耕創新之路,2018年8月,中鋁集團成功發行央企首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ABS(融資租賃債權資產證券化),此次ABS的發行盤活了中鋁租賃存量資產,為行業企業運用多種資本市場金融工具實現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途徑。
改革的壓力,正逐漸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為加速布局戰略新興產業,央企開啟了金屬3D打印協同創新合作序幕。以跨界共享為創新方向,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航發、中國商飛在京舉辦了《中央企業金屬3D打印協同創新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前期調研和溝通過程中,中車集團、中廣核、寶武集團、中鋼集團、國機集團等企業均積極響應并表達了參與合作的意愿。
開放合作 進軍高端市場
企業高質量發展,意味產品和服務的高質量發展。在日益開放的國際化市場中,能否占據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則是對產業和服務的集中考驗。
田灣核電一期工程被譽為“中俄核能合作典范項目”。2018年12月22日3點17分,田灣核電二期工程按期全面投產,二期工程再次書寫了中俄核能合作的新故事,見證了中國對外開放大門越來越大。
進軍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環節,必須以科技創新為支撐。2018年,非洲最大懸索橋竣工通車,就離不開“鞍鋼制造”橋梁鋼的貢獻。鞍鋼提供的橋梁鋼,其中極薄、超寬規格產品占比近70%,6毫米和8毫米厚鋼板最大寬度達到3.3米。首批訂單比預期提前一周交貨,充分滿足了用戶施工進度要求,為騰飛在非洲大地的中國“鋼鐵巨龍”提供了堅強支撐。
當前,國有企業通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持續完善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全球化布局,書寫出了一段段高質量發展的傳奇。著眼未來,國際市場開放合作的步伐不會止步,發力高質量方可不斷打造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深化改革 提供動力
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何來,答案依然從深化改革中尋找。“國有企業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推進國企改革要奔著問題去,堅持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標準,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的重要論述,不斷喚醒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強大力量。
高質量發展,不能抱殘守缺,拖延觀望。2018年新年伊始,國家電網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2018年重點工作》,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帶動經營機制全面轉變,成為國家電網改革攻堅的最大看點。
歷經一年時間,國家電網2018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改革答卷:在電網領域,增量配電試點引入民營資本36家;產業領域,持續推進有關單位整體上市,5家產業單位資產證券化率近50%;國電南瑞實施首期股權激勵計劃,激勵機制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探索推動電動汽車、信息通信等新興業務混合所有制改革。
無獨有偶,中國黃金作為我國黃金行業唯一一家中央企業,采取增資減債加資產注入的全新形式,開市場先河。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仡櫢哔|量發展之路,國有企業通過持續深化改革,不斷破除束縛體制機制障礙,正在釋放出獨立市場主體的內生活力、發展動力和市場競爭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華彩篇章,2019年期待更多國企改革新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