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商務部指導,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以下簡稱“中企研”)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信用建設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信用的力量”為主題,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志平代表主辦方致辭,并發表題為《加強企業信用建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
大家好。金風送爽,秋蘭飄香,在這美麗的金秋,很高興與大家齊聚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信用建設論壇,我代表主辦方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對各位嘉賓、各位朋友的到來表示歡迎。
中企研是1991年成立的全國一級學術性社團組織,業務主管部門現為國務院國資委。蔣一葦、高尚全等同志先后擔任會長,中企研成立以來,在國務院國資委等有關部委領導下,積極組織開展企業改革與發展系列活動,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現在,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支撐。現代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信用經濟,信用是維護正常有序的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必要條件。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信用的力量。此次中企研主辦的中國信用建設論壇在進博會期間舉辦,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全面推進誠信建設,維護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社會誠信意識的重視。
11月5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是一個守信的國家,我們說出來的話都是要算數的!”一年的時間內,我國首屆進博會上宣布的開放措施均已基本落實,進博會向世界展示一個開放守信的大國形象。的確是這樣,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企業無信不興,中國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這同樣為我國經濟發展,我國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企業只有順應時代的發展、遵守誠信經營的原則,才能更好應對市場競爭壓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今天,我作為主辦方致辭,主要有三個方面與大家交流。
一、信用是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力量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中國已經站上了世界的舞臺,第二屆進博會是為世界各國展示國家發展成就、開展國際貿易搭建的開放型合作平臺。從國際環境看,國際化的競爭壓力在提升。我們要提高競爭力和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需要從更高的層次上來推進對外開放,進一步地應對挑戰,抓住機遇。企業信用就是在更高層次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力量。
中國建材旗下有個北新建材,我1993年在北新當廠長,我提出了“質量和信譽是北新建材永遠的追求”,這一理念在北新建材的發展之路中沒有變過。我們關注企業信用,對企業信用進行評價時離不開企業的規模、資產指標等硬性指標,但企業信用并不僅體現于此,北新建材多年發展過程中,樹立了“誠信守法經營,和諧內外部環境,引領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堅持產品一貫的好、質量一貫的好、服務一貫的好。因為企業的信用是要對客戶講誠信,把產品質量和服務做好;要對社會講誠信,依法納稅、節能減排;要對國家和行業講誠信,推動行業進步,為國家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做貢獻。
北新建材在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踐行誠信經營,憑借著質量、服務、信譽等全方位優勢,贏得了不斷的發展,做到全球銷量第一,做到全球市場價格最好,實現了資產負債率只有20%,凈利潤24.7億,2004年至今凈利潤復合增長率27.5%。
信用是有力量的,信用是一個企業的立身之本,也是振興實體經濟的根本,企業和企業家應該重視企業信用的力量,更好的發揮和增強這股力量,不斷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為我國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二、企業家是企業信用建設的核心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新時代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示范作用,就是重視企業家精神的引領作用。企業家應堅持自我約束,遵循誠信的做人做事準則,校準價值坐標,正身行事,律己服人,以一身正氣帶領好一批人。30多年前,張瑞敏同志帶領海爾職工揮錘砸掉76臺不合格冰箱,不僅在海爾撒下了誠實守信的種子,更使海爾在廣大消費者中樹立了質量至上,誠信為本的形象。
在論壇召開之前,我也與各位企業家進行了溝通,對企業開展信用建設認識高度一致,認為現代企業做好信用建設,更需要落在實處,這需要認真落實國家對企業誠信建設的規范與要求,按照國家出臺的企業誠信建設系列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內部配套、完善的信用制度與信用體系;需要加強企業信用文化建設,將信用管理貫穿于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各個方面并強化信用責任;需要加強企業信用宣傳教育,促進形成企業員工人人守信的理念與自覺;需要建立以信用為核心支撐企業精神、企業品質的文化體系,讓誠實守信成為企業的核心文化;需要加強合同管理、客戶資信管理、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積極創建品牌,并以品牌資源提升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在企業信用出現問題之后,也應該加強信用修復,主動按規定程序修復已失信行為,加強誠信自律,防止因失信受懲戒而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發展。
一諾千金,希望企業家將誠信作為價值追求和發展理念,以誠信經營奠定企業長盛不衰之基。
三、積極構建國際一流企業信用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習總書記在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式的講話中著重提出:“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今年10月24日,世界銀行發表《2020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環境排名由46位上升到31位,提升15位。”
從國際范圍來看,中國的營商環境在基礎設施、物流等硬實力的領域已具備優勢,在信用建設等軟實力領域仍需要繼續發力。近年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全會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都強調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事中事后信用監管。中央深改組多次研究推進信用建設,通過了一系列信用政策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及各國家有關部委先后實施了40多個聯合獎懲備忘錄,有效保護了企業發展根本利益,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有力支持守信企業健康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度重視,推動出臺了加強誠信體系建設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專項規劃和政策文件,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要以公共信用評價、行業信用評價和市場化第三方信用評價為支撐,充分發揮“互聯網+”等先進監管技術作用,提高分級分類監管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中企研是國內最早涉及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第三方研究機構之一,圍繞企業信用建設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工作。自2010年以來,按年度組織編寫《中國企業信用發展報告》,評價發布“中國企業信用500強”和“中國企業綜合信用指數”,牽頭研制GB/T31950-2015《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國家標準,在企業信用建設領域有著大量的積累,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政府部門、企業的服務,在充分保護市場主體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推進信用信息共建共享,促進公共信用信息與市場信用信息實現有益整合;為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意識,提高合同履約能力等提供專業智力支持,不斷增強企業誠信管理意識,提高企業誠信管理水平,完善企業誠信管理制度。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將不斷為營造國際一流企業信用建設營商環境貢獻力量,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本次論壇中,邀請到了有關政府部門的領導、信用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各位企業家圍繞“信用的力量”進行交流分享,希望通過此次論壇匯聚眾智、推進共建,為我國企業誠信體系建設、中企研企業信用工作開展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在此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