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網易財經、中國產經新聞報共同主辦的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有關部委領導、國內外頂級經濟學家、企業家 、各行業精英等重量級嘉賓齊聚一堂,圍繞“開放新格局,智領新”主題展開深入討論,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龍永圖,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會長許金華、網易傳媒CEO李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席睿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中國移動原董事長、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高級顧問王建宙等嘉賓出席論壇并作主題演講。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許金華代表主辦方致辭,并圍繞2020年企業發展問題分享了三點見解:其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和抓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是激發企業的活力,提高企業的供給質量;其二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開拓轉型升級新路徑,是2020眾多企業面臨的一個課題和題目,企業應該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積極探索轉型升級的新路徑;其三抓住擴大開放的機遇,把握合作共贏的契機,是每個企業應該著力做好的功課,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共贏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包括相關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
網易傳媒CEO李黎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網易經濟學家年會舉辦的第十年,“十年過去,中國經濟進一步發生了令人感慨的變化,放眼全球,中國經濟仍然屬于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之一,同時我們也迫切地需要從變化中學習,并加快改革,穩健地邁向下一個十年”。
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發表了題為“后貿易爭端時期的全球化機遇與挑戰——從產業分工角度的研究”的主題演講。江小涓認為,長期來看,過去三十年,對外貿易的影響程度逐漸降低,即使外貿協議達成,外貿在中國經濟的影響程度還是會繼續下降。根據國內生產要素和全球化基本面發生的變化,江小涓判斷下一步中國的貿易將產生新的變化:從垂直分工體系轉向水平分工、從有偏向的開放轉向中性開放、從政策性開放轉向制度性開放。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在發言中表示,減稅降費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最近幾年,中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減稅降費政策,今年1—9月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萬億元,預計2020年減稅降費規模依然很大。此外,針對當下熱議的證券法修訂話題,尹中卿指出,證券法修訂草案審議過程可謂一波三折,至少創造了3個第一:一是審議間隔時間最長;二是審議期間兩次作出授權決定;三是修訂草案迄今沒有向社會公布。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表示2019年世界經濟面臨不斷下行壓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四次下調全球的經濟增長率,最新預測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只有3%。這意味著,2019年的全球經濟增長,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增長最低迷的一年。究其原因是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對全球經濟和全球貿易造成了重大沖擊。面對挑戰,中國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方針,堅定不移地全面做好“六穩”的工作,保持中國經濟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會上舉行了題為“邁向高收入國家”的圓桌論壇,圓桌論壇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主持,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龍永圖、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席睿德、光大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以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金刻羽圍繞國企和金融體制、我國的綜合國力以及保障就業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分論壇環節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中國移動原董事長、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高級顧問王建宙等嘉賓圍繞主題做出了精彩分享。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我們要根據國際經濟金融發展形勢以及我國的實際需求來確定改革開放戰略,不斷提高效率、提高競爭力、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中國正面臨一個新時代,從金融角度來說需要推進改革,改革正好和國家整體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致,是它的有效組成部分,只有在實體經濟和金融密切結合的基礎上推進金融改革,才是正能量。
中國移動原董事長、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高級顧問王建宙在談到5G這一熱門話題時指出,5G需要從0到1的創新,速度快是5G的主要特點,實際體驗速度達到每秒幾百兆。這標志著人類隨時可以用百兆以上的速率來互相傳送信息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堅信這種快速度可以創造許多前所未有的應用。希望5G技術推動我國制造業繼續向前發展,期待在通訊設備制造業基礎原料方面取得突破。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談到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現狀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習總書記的講話,從數字經濟國家戰略的高度,指明了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關鍵路徑和基本原則。我國的區塊鏈金融標準化建設和制度建設剛剛起步,我們應該抓緊完善關于區塊鏈金融的技術標準、安全規范和認證審核制度。
在論壇閉幕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作題為“依據就業指標判斷宏觀經濟周期”的主題演講。蔡昉認為要用勞動力市場,特別是失業率來判斷宏觀經濟形勢,決定宏觀經濟政策的出臺時間、出臺力度和方向。他表示,用就業做指標來判斷,直接解決就業問題,解決民生的方式是直奔目的本身。同時,失業率的變化是一點一點變化的,微弱的變化如果給出信號以后,可以進行宏觀經濟的微調或者逆周期政策的微調方式,使宏觀經濟就更加行穩致遠。
最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衛星海洋遙感專家潘德爐就當下社會關注的新能源、海洋經濟話題分別進行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