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工作動態
不懈于內,共濟于外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抗“疫”合作中 推進中國企業的新發展

企業抗擊疫情系列談之四

【添加時間:2020-03-20 】   來源:中國企業研究會 分享:

1584709145736983.jpg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多個國家蔓延擴散。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3月11日在日內瓦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征上可稱為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2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4萬。山雨欲來風滿樓,在此次疫情中,全球GDP貢獻率超過70%的東亞、北美以及歐盟三大經濟圈的疫情形勢最為嚴峻。如果這三大經濟圈的疫情形勢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全球經濟發展都會因此受到巨大威脅。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各國命運相連、休戚相關。當經濟全球化與“疫情全球化”不期而遇,進行全球范圍的抗疫合作,構建抗“疫”命運共同體成為國際社會的唯一正確選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18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研究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我國的廣大企業更應堅定信心、化危為機,在分區分級實施精準防控的基礎上,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促進經濟恢復平穩運行。同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主動援助全球抗疫,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抗疫合作中推進中國企業的新發展。

 1584709173204082.jpg

  一、不懈于內,以穩定經濟增長作為承擔大國責任的重要基礎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一盤棋,各項防控措施快速、有力、有序實施。實踐證明,這些部署是及時的、果斷的,舉措是有力的、有效的,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的戰略格局,彰顯了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制造業體系,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區多措并舉,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這既為企業化解燃眉之急,也為經濟恢復平穩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更維護了全球供應鏈安全。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穩住經濟是我國承擔大國責任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據對24個省(區、市)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0年3月上旬與2月下旬相比,11種產品價格上漲,36種下降,3種持平。由此可見,企業開工復產率明顯提高,物流供應日益通暢,生產秩序和生產水平正在明顯恢復。

1584709208332448.png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一)堅持多措并舉復工復產,保障經濟平穩有序發展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區域之間要加強上下游產銷對接,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這為當前復工復產指明了方向。

  如今,企業復工復產的腳步正在加快。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全國除湖北外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中小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左右。但是復工未達產的情況仍存在,特別是產業鏈上下游復工復產缺乏協同,產業鏈難以順暢運轉。從國內看,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上下游企業可能都難以正常運轉。從全球看,中國的產業鏈已深深嵌入全球供應鏈,任何環節的不暢都將影響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1584709239781401.jpg

  針對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一方面要切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精準幫扶,以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全面恢復產能。提高產業鏈復工復產的系統性、協同性。另一方面,針對當前一些產業暴露出的供應鏈薄弱環節,抓住技術研發突破口,搭建數據聯通平臺,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水平,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同時加大財政金融支持,適當降準降息,加強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對中小微出口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復工復產關系到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關系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數據顯示,1至2月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仍然達到11.5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5.2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3萬億元,國民經濟經受住了疫情考驗。下階段,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強宏觀政策對沖力度,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潛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努力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1584709271434023.png

  (二)把握潛在機遇,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疫情對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治理帶來短期沖擊的情況下,廣大企業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大力培育新動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優化升級,加速了數字化轉型進程,為深化企業改革發展埋下了伏筆,也為我國經濟的結構調整與優化帶來了機遇。智能制造、無人配送、遠程辦公 等“宅經濟”的興起,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提升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

  2003年,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在非典期間誕生,加快了我國零售行業的數字化,促進了中國人的生活和消費方式革新,中國互聯網經濟也開始駛上發展的快車道。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巨大的剛需倒逼企業進行數字化升級,為企業轉型提供了契機和驅動。從消費市場來看,廣大居民對更高質量的醫療衛生健康相關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教育、購物等日常學習生活需求,在疫情期間也衍生出線上授課、無接觸式配送等更高質量的服務需求;從制造領域來看,工業互聯網接軌各大企業管理、生產,協同辦公、數字化生產等,逐漸成為企業復工的標配。例如,依托阿里云,釘釘幫助1000萬企業組織解決在線辦公和技術保障協同問題。隨著線下恢復運營迫在眉睫,支付寶健康碼、釘釘企業復工平臺相繼推出,助力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疫情期間,數萬個品牌通過全域營銷獲得新的增長動力。為緩解小微企業資金鏈緊張,網商銀行和淘寶推出“0賬期”并延長至6月30日,預計帶來2000億流動資金。

1584709306428417.png

  作為中國經濟“頂梁柱”的中央企業也迅速行動、把握機遇,發揮產業鏈主力軍優勢,用投資驅動和硬核科技領跑“新基建”,以“新基建”升級“新消費”,形成增長新動力。在此次抗擊疫情中,以5G、無人機、機器人、3D打印等為代表的央企 “黑科技”,已在助力疫情防控中大顯身手,大國重器走上抗疫戰場,贏得海內外廣泛關注與好評。5G遠程醫療系統讓北京的專家跨越1200公里,與“戰疫”前線的臨床醫生實現“面對面”高清救治指導;中國電科聯合順豐速運順利完成首次無人化應急運輸投送任務,無人機降落到武漢金銀潭醫院,將急需的醫療和防疫物資送到醫護人員手中;中國電科研發的“一網暢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系統,2月6日起,對全國11個重點省和16個重點市未來十天的確診病例進行預測,結果顯示提前三天的平均預測誤差僅為0.81%。央企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發揮了出乎意料的作用和效果,為其他國家疫情防控和公共醫療設施運用提供了有力借鑒,也為今后我國高科技應用于公共衛生設施、更好地救治病人,更好地服務于高質量工業化,服務于我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范本。

1584709339230249.png

  疫情對于市場波動和場景消費的影響是明顯的,廣大企業特別是技術力量薄弱的中小企業,更應努力選擇適合的數字化平臺實現協同發展。對于數字化賦能平臺的選擇,主要應考慮三個方面。其一,平臺是否具有全生命周期,包括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生產、營銷、招聘、管理、運營等各個環節;其二,平臺的生態是否可以幫助企業更快、更多的鏈接市場資源,實現效益增長;其三,平臺的理念是否切實突出以服務企業為主。

1584709370281606.jpg

  我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和潛力,我們要善于在危機中看到機遇,將短期危機轉變為長期發展的機遇,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二、共濟于外,以實際行動為世界各國防控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痹V說的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投桃報李的傳統美德,更是特殊時期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大國風范。在我國戰疫攻堅的危急時刻,全球多個國家和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防護服等緊缺物資。如今,新冠肺炎已成為全球性的挑戰,中國在做好防控疫情的同時,也在為國際社會貢獻著大國智慧和力量。中國國藥集團、萬孚生物、小米集團等許多中國企業充分發揮全球化優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組織國際抗疫援助,助力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抗疫,共度時艱。

1584709399105359.png

  (一)馳援海外,中國企業在行動

  中國國藥集團、華大基因等多家上市公司紛紛出海馳援。國藥集團中藥控股旗下的天江藥業通過浙江省中醫藥大學向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區衛生廳—防疫應急中心捐贈30000劑抗疫藥品;中國銀行采購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急需的醫療物資,馳援意大利、德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兵裝集團湖北華強、湖南云箭緊急調撥轉產的1000套醫用防護服、1000套醫用護目鏡,支援意大利疫情防控工作;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捐贈了板藍根沖劑等藥品。復星集團、藍帆醫療等企業向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家累計捐贈醫療防護物資40余萬件。此外,包括華大基因、三諾生物、萬孚生物等,均表示其病毒檢測產品已獲得歐盟市場準入資格,與此同時,奧佳華、邁瑞醫療、寶萊特、泰林生物等多家公司也表示已向疫情國家緊急捐贈防疫物資或已收到海外訂單正安排生產。

  小米、阿里等科技企業積極履責擔當。小米聯合其他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和個人向韓國捐贈了20萬只醫用口罩、10萬只3M口罩、1萬件防護服和1萬個防護面罩,向意大利捐贈了數萬只口罩;OPPO向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和日本等國寄出30萬只FFP3和N95口罩;馬云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為非洲每個國家捐贈10萬只口罩、1000件防護服、1000個防護面罩和2萬個檢測試劑盒,向日本捐贈了100萬只口罩,為美國籌集50萬份檢測試劑盒和100萬只口罩,為韓國、伊朗、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籌集的物資也于3月中旬陸續運達。

  中國企業援助海外抗疫不僅表現了企業的國際關懷,也展現了有海外業務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有利于企業跨國發展構建良好的品牌形象。

1584709436138632.png

  (二)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維護全球供應鏈

  疫情防控有序進行的同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面也進入關鍵階段。為幫助外貿外資企業渡過難關,商務部、財稅、海關等部門推動出臺了一系列超常規、階段性的支持政策,協調解決物料、用工、水電、物流等問題,推動我國外貿外資企業加速復工復產,并促成一批重大外資項目接連落地,為全球產業鏈穩定護航。

  政策進一步穩定了企業信心。據商務部統計,浙江、天津重點外貿企業已100%復工,廣東、江蘇、上海、山東、重慶復工率超70%,產能正在逐步恢復。外資企業方面,截至2月25日,上海840家重點外資企業復工率已經超過99%。浙江,湖州、舟山、臺州的外資企業已全面復工。此外,一系列重大外資項目也接連落地。在上海浦東,總投資額超過17億美元21個外資項目落停;在山東,預計總投資143.9億美元的66個外資項目集中視頻簽約;在沈陽,寶馬合資企業正在醞釀30億歐元的新廠區建設和產品升級投資計劃。這些項目的落地顯示了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也為全球供應鏈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無限機遇。

  疫情擋不住“一帶一路”建設的堅實步伐。許多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克服疫情影響等不利因素,始終奮戰在一線,保障項目平穩有序推進,贏得了各界肯定。例如,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材國際、中國建材工程、中材節能等企業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在保障既有項目的基礎上,新簽3項海外水泥、石膏板、房屋等工程合同,新簽2項海外設備供貨合同,全力保障110多項海外水泥、玻璃、光伏、節能等工程的建設進度,其中多個項目成功點火或產品下線;三峽集團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有序推進卡洛特水電站工程建設,896名中方建設者和4370名巴方建設者始終堅守在項目一線,力保在本年度實現防洪度汛、下閘蓄水的目標。

1584709473786253.png

  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全球化進程下的中國企業,有責任維護全球產能、產業鏈的穩定,更有能力與世界范圍內的合作伙伴攜手共贏。

  三、在全球范圍的抗疫合作中,堅持改革開放,實現中國企業的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次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和擴散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應進一步攜起手來,守望相助、團結協作,共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我國的廣大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更要在新的挑戰面前危中求機,力求實現新的發展。

  2019 年,我國外部發展環境嚴峻復雜,風險挑戰前所未有。但中國外貿外資經受住了重大風險考驗,展示出強勁韌性和蓬勃活力。進入2020 年,在疫情的嚴重沖擊下,我國的出口壓力繼續增加。李克強總理3月10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各地區各部門下一步考慮工作時,都要進一步著力擴大改革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越是遇到困難,就越是要擴大改革開放。”我國廣大企業在全球范圍的抗疫合作中,應抓住可能的契機,在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為國內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相互依賴,形成了十分緊密的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體系。擴大開放能夠為中國企業贏得來自全球價值鏈的更多訂單機會和更大市場空間,讓企業在后疫情階段有機會實現恢復性增長。通過進一步擴大開放釋放更多的進口需求,讓更多國外優質商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為國內企業帶來新的業務增長機會和新的贏利點,激發企業創新的主動性。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穩定國內與國際經濟發展的信心。中國防控疫情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說明,中國能夠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徑。對于國內市場而言,“六穩”工作的核心就是“穩預期”。只有穩住預期才能讓投資行為、生產行為和貿易行為更具理性,只有強化了不同投資主體和企業主體的信心,才能讓投資、生產、貿易保持在穩定的水平,才能增強經濟運行的韌性和企業抵御疫情以及外需下降沖擊的能力;對于國際經濟發展而言,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嚴重沖擊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中國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既能為實現自身穩外貿穩外資的經濟發展目標提供新動能,也為世界經濟穩定和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做出重大貢獻。

1584709515863018.png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廣大企業要勇當經濟恢復和發展的能動力量。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的較大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也是可控的。我們要化危為機、深化改革、銳意創新,把企業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在疫情防控中,包括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民營企業在內的我國廣大企業充分彰顯了砥柱中流的使命擔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廣大企業更要擔當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能動力量,全力完成全年預定的生產經營目標,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企業創新,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建立激勵機制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同時,繼續加強國際合作,發揮“一帶一路”的開放引領作用。

1584709540123611.png

  一場席卷全球的疫情,讓世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了更真切的感知、更深刻的認識。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抗疫,才能戰勝疫情。在抗疫行動中,中國企業不懈于內,共濟于外,穩經濟、穩外貿,貢獻給各國的,不僅是寶貴的防疫窗口期和雪中送炭的物資援助,更有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合作精神。下一步要準確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