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5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形成一批服務型制造跨國領先企業和產業集群,制造業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服務型制造成為制造強國建設的有力支撐。
《指導意見》提出了明確發展目標。到2022年,新遴選培育200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100家示范平臺(包括應用服務提供商)、100個示范項目、20個示范城市,服務型制造理念得到普遍認可,服務型制造主要模式深入發展,制造業企業服務投入和服務產出顯著提升,示范企業服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30%以上。支撐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標準體系、人才隊伍、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制造與服務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到2025年,繼續遴選培育一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和城市,
示范引領作用全面顯現,服務型制造模式深入應用。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應用服務提供商,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體系趨于完善,服務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作用顯著增強,形成一批服務型制造跨國領先企業和產業集群,制造業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服務型制造成為制造強國建設的有力支撐。
服務型制造是產業分工更加細化、產業協作更加緊密的產業形態,健全發展基礎至關重要?!吨笇б庖姟窂乃姆矫嫣岢龊粚嵵畏招椭圃彀l展基礎的措施。一是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引導制造業企業穩步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技術水平,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二是完善服務規范標準,加強相關標準的制定和應用,促進服務型制造健康規范發展。三是提升人才素質能力,強化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構建服務型制造人才體系。四是健全公共服務體系,聚焦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推動相關平臺建設,強化服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