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共同主辦,2020公司治理高端論壇與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研討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研究》主編黃群慧,《管理世界》雜志社社長、主編李志軍,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鄭東華,中國神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黃清,南開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梁琪出席會議。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復旦管理學杰出貢獻獎獲得者吳世農,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和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副主編、西北大學Sugata Roychowdhury教授等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公司治理理論與實踐分別進行了主題分享與探討,為完善公司治理、創新治理研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與方向。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緊扣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發表精彩主旨演講。宋會長指出,上市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質量的核心,而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要深入領會中央文件精神,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他客觀準確地分析了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現狀,既肯定成績也正視差距。他認為,公司治理包含“獨立性”和“真實性”兩大核心問題,獨立性是上市公司遵守公司法的核心要旨,信息的真實性是資本市場的生命線。具體表現為五方面:一是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和規則,明確責任;二是維護上市公司的獨立性,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三是董監事、經理層勤勉盡責,充分發揮獨董、監事會作用;四是提升信息披露質量,確保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披露信息;五是嚴格執行會計準則,提升財務信息質量。最后,他深刻提出應恪守“知敬畏、守底線、盡責任”九字法則,強調嚴格以《公司法》、《證券法》為遵循,秉持敬畏市場、敬畏法制、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四個敬畏,堅守不披露虛假信息、不從事內幕交易、不操作股票價格、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四條底線,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國務院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財政部“會計名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張新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執行院長陳德球分別主持嘉賓致辭和主題研討環節。
會上,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李維安發布了“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2020)”、“中國上市公司綠色治理指數(2020)”兩份指數報告。截至2020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已連續18年發布,是國內最早發布的權威公司治理指數,被譽為上市公司治理狀況的“晴雨表”,在學術界、企業界被廣泛應用。
本次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許金華,以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澳門大學、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ournal of Finance、The Accounting Review、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管理世界》、《經濟研究》、《南開管理評論》等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期刊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代表200余位嘉賓現場出席會議。同時,數萬余名觀眾線上參與了此次活動。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作為專注于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研究的新型高端智庫,充分發揮研究優勢與特色,密切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聯系,通過高質量的活動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助力企業改革創新,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