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宋志平|「問道管理」之九
【添加時間:2021-04-27 】   來源: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分享:


宋志平|「問道管理」之九

領導工作不同于管理,對一把手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既希望他能夠了解公司的歷史、傳承公司的文化,又希望他能夠適應時代的變化。

要像辦學校一樣辦企業。管理就是教育,企業管理者更是一個布道者、說教者,甚至是一個老師。


01 經驗的傳遞

鞏固核心團隊,保持人才梯隊的連續性,積極地培養培訓年青人,通過文化的融合、密切的溝通、經常性的調研等來傳遞分享知識。讓企業的知識能夠遺留下來,不會隨著人走而走,這個非常重要。

幾種知識固化的典型方式:

(1)專利。企業要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的核心知識。在科技方面,專利是有效的固化知識的方式。如建材企業是屬于比較傳統的行業,但中國建材有11000多個專利,在國資委體系96家央企里,專利排在前20名。

(2)經驗集結成冊。提煉企業管理層面的經驗集結成冊,同時保持不斷固化、不斷更新的狀態,形成一個動態的過程。如中國建材的“武功秘籍”,就是將“八大工法”、“六星企業”等集結成冊,發給內部職工學習掌握。而且每年都要更新,加入一些管理水平提高的典型和案例,也是對標、優化的內容。

這些“武功秘籍”,每一本我都認真看過,每一本的序言都是我寫的,每一本秘籍上一般都會有我的一幅小照片,我想看到大家,也讓大家看到我。

(3)整理成著作。將管理思想和管理經驗定期歸納、固化成著作,讓年青一代了解我們到底是誰、從哪里來、向哪里去,讓他們通過書來了解企業,了解企業的光榮和夢想,促進他們的學習。


02 知識的分享

一個企業規模大了以后,確實要固定下來一些東西,供大家學習和共同掌握,但這些東西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

★知識分享的途徑:小企業里知識分享靠言傳身教,師傅怎么做徒弟就怎么做。大企業里就是透過政策、文件、書籍、文化來了解。

★知識分享要與時俱進:企業不僅要重視自有知識,還要不停地去優化,包括制度、管理技能、技術、專利等。如中國建材的“八大工法”適用于企業高速成長、重組聯合,但現在是高質量發展,更重要的是精健、精細、精益這些方面,所以歸納固化為“三精管理”。

有的企業,對知識的分享認知不夠,有時自己有很好的東西,但是并沒有把它當成很寶貴的東西去看待。具體方式可參照中國建材的“武功秘籍”。


03 終生學習

要把時間用在學習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做企業是一門“功夫”,必須持續學習、反復操練,僅憑經驗和聰明才智是做不好企業的。尤其是企業領導者,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

我個人一直把學習作為人生的追求和愛好,這些年來,無論工作再忙,我每天都要擠時間讀書學習,從未間斷。

打造學習型組織:中國建材每年都會舉辦讀書會活動,辦公樓里設置了讀書角,我每年都會推薦幾本書發給大家閱讀,就是為了號召大家多讀書,養成愛讀書、愛學習、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04 干部培訓

中國建材的干部培訓:我剛來中國建材當一把手時,先調了大家的檔案,驚奇地發現,干部沒有經歷過培訓。我當時就在行政學院對CFO進行財務輪訓,提高專業知識。以后也都做了培訓計劃,這些年一直在堅持。

當時讓管理層都去讀廈門大學的MBA,因為MBA最重要的是對企業干部進行財務的訓練。所有的副總,只要年齡夠、學歷夠,由公司出錢,統統去學習,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的MBA等。

送干部們外出學習,每期培訓我必給大家講半天的課,講自己的管理思想和實踐,包括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司治理、組織理論、營銷策略、企業文化、社會責任等,還會根據社會的發展學習最新的創新技術、商業模式變化,補充這方面的知識。


05 管理思想沉淀

一個企業如果有一些管理思想沉淀,那這個企業會很了不起。不同時代的傳承方式:做企業需要傳承,就像跑接力賽,其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就是交接棒。★以前的方式:言傳。我當年做企業的時候沒有人教,有時候老領導的一兩句話我記了一生。比如最早的第一任廠長王建行講過的“分利”觀點,即做生意就得懂得分利,要有與人分利的概念,不能吃獨食,這個觀點非常重要,讓我印象極其深刻,一生沒有忘記。我主持銷售工作之后,搞了營銷公司就跟大家分利,市場價格讓給大家一塊,大家都幫我銷售,產品覆蓋了全國。★現在的方式:著書。我現在寫書,不是為外邊人寫的,而是為企業內部人寫的。給中國建材的年青一代,很系統很連貫地講中國建材的故事。他們更理解這些書,大家設身處地去想,這個意義就完全不同。如果我們培養了那么多干部,都有這種管理知識,都有這種經營知識、理念、戰略和企業文化,這將是多么蓬勃、多么龐大的力量。出書的目的:不是想掙稿費,稿費全部捐給了中國建材“善建公益”基金;不是想出名,也用不著證明自己。最根本的目的是盡我所能,把有限的經驗和教訓整理出來,讓大家知道過去的歷史,知道我們想過的事情、經歷過的管理活動,能夠有一個思想沉淀。如我寫的《經營方略》,是從30多年管理企業的過程中給大家做的演講、問答,寫的文章,甚至是會議記錄里抽出來的,是“此時此刻”的一些想法,特別接地氣。我自己是一個認真學習管理并且讀了些書的人,對于管理的一些東西有所了解。同時又是一個實踐者,做了很多管理實踐。在編書過程中,基本不做修改,忠實于歷史,是在當時語境下進行的。這樣大家看了就會更有實地感和現實感。《經營方略》是我的枕邊書,經常讀。這是給管理界做的一個貢獻。這本書也應該是年青管理者的枕邊書,因為有275個小節,每個小節講了一個觀點。這本書的讀法應該是:如果大家遇到什么問題,可以想想宋總當年是不是遇到過,他是怎么看待的,拿起來看看,對比一下。
建議:中國的企業家,平時應該總結點東西,把中國管理的方法歸納出來、寫出來,一代一代人得有個積累。


06 管理是教育

要像辦學校一樣辦企業。管理就是教育,做組織領導者也是不停地教育,企業管理者,更是一個布道者、說教者,甚至是一個老師,要把很多教訓總結出來給大家講一講,喋喋不休地講。領導講的一些話,或者他們的人生也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或許他們講的故事,歸納起來只有幾點。但是就這幾點,每年悟出一點,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所以,實踐者講的東西一定要認真聽,他告訴你的一定要注意。每一個領導都是一面鏡子。領導們好的方面值得學習,他們的一些教訓也值得總結。這對每個人的成長都非常重要。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