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侯永志:科學謀劃新一輪區域發展
【添加時間:2015-09-28 】   來源:國研中心網站 分享:
 
 
   提要:結構性矛盾是各地普遍面臨的主要矛盾
 
   當前,各地經濟發展都面臨諸多困難,如何克服困難,實現新一輪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侯永志在接受《中國經濟報告》記者專訪時表示,要實現區域經濟的新一輪較快增長,必須高度重視政策和謀劃,特別要注重科技創新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
 
   地方經濟形勢和矛盾
 
   中國經濟報告:據報道,2015年上半年中國各省市區GDP增速下降,你怎么看待當前各地經濟形勢?
 
   侯永志:這要聯系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來看。在這個階段,世界經濟低速增長呈常態化。雪上加霜的是,相關主要經濟體為了實現自身經濟復蘇,紛紛采取貿易保護措施,世界貿易增長速度明顯低于危機前。作為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地方經濟增長速度必然受到影響,甚至是受到嚴重影響。
 
   從國內情況看,盡管各地情況不一,但各省都面臨著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承載力下降、供需結構失衡的壓力。這自然也會影響到各省的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報告:你認為,各地經濟普遍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侯永志:我認為結構性矛盾是各地普遍面臨的主要矛盾。其中,沿海地區的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所依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內勞動成本上升和一些國家特別是周邊工資水平更低的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發展起來的背景下,越來越失去競爭力。內陸地區的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依托能礦資源所形成的過度重化產業結構與當地的資源環境越來越不適應。
 
   區域經濟如何盡早擺脫困境
 
   中國經濟報告:面對結構性矛盾,各地發展有無捷徑可走?
 
   侯永志:現存的結構性矛盾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解決結構性矛盾也需要耐心、需要時間。用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理論觀點來看,資本是同質的,并可以自由流動的,結構調整可以在瞬間完成。然而,現實并不是那么回事。因為資本體現為廠房和各種機器設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同質的。通俗地說,用來生產醬油的作坊不能用來生產醋,用來生產茅臺酒的作坊不能用來生產五糧液。適應新的需求,進行新的產品生產,必須改造廠房和更新設備,進行新的資本投入。還要看到,與過時的廠房、設備相聯系的,是規模不小的白領和藍領工人。進行結構調整,必然會有人轉換工作崗位甚至失去工作崗位。這一過程不會也不可能是“人人幸福”的過程。因此,結構調整必然會表現為長期性。陷入結構性矛盾中的各地經濟,要實現新的較快發展,難有捷徑。
 
   中國經濟報告:話雖這么說,盡快實現經濟新一輪較快增長畢竟是相當緊迫的任務。你認為,如何才能使區域經濟盡早擺脫困境呢?
 
   侯永志:區域經濟實現新一輪經濟較快增長是有條件的,對于區域經濟發展,我們不應感到悲觀。中國人均GDP雖然已超過7500美元,但畢竟還是個發展中國家。即使是人均GDP最高的省市,其與國外發達經濟體的差距依然明顯。這說明,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這方面,人們的討論和論述可用“車載斗量”來形容。
 
   根本問題在于“如何才能使區域經濟盡早擺脫困境”。討論這一問題,必須進行“終極思考”,也就是說,必須思考社會財富到底是怎樣產生的。“終極思考”,看似虛無縹緲,但卻是非常實在的思考。只有進行這樣的思考,才能找到準確的政策著力點。
 
   從“終極”的角度看,社會財富歸根到底是由勞動創造的。準確的政策著力點應在于鼓勵勞動、支持財富創造性勞動。
 
   回到“如何才能使區域經濟盡早擺脫困境”這一問題上,就需要各級政府踏踏實實做一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實事,而不要把太多功夫下在制定各種各樣的新戰略上來。沒有資金、人力、技術、物資等投入,就不會有產出。政府的作用,就在于通過制定正確的政策,把各種發展要素引導到它們該去的領域。
 
   地方政府不能“缺位”
 
   中國經濟報告:地方政府到底該做些什么呢?
 
   侯永志:概括地說,就是要做好政策制定和工作謀劃。我們不缺發展空間,比如每年數以千萬美元計的機器設備系統和電子元器件進口就是我們的巨大發展空間:如果能夠生產這些進口品,我們的企業還能沒有市場嗎?我們不缺發展條件:中國外匯儲備超過36000億美元,每年有700萬左右的大學畢業生,資本和人力資源相對富裕,如果能將這些要素高效地組織利用起來,我們的經濟增長還能沒有動力嗎?我們現在缺的是,把諸種發展要素充分動員起來、有效組織起來和高效利用起來。這就需要以謹慎科學的態度,制定好區域發展的政策,做好工作謀劃。
 
   有人問,現在搞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謀劃還有用嗎?我認為,經濟發展是有規律的,在認識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可以制定正確的規劃、政策和工作方案。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有能力認識發展規律。要認識規律,就需要我們定下心來學習各方面知識,安下心來考察“一線”,潛下心來研究問題。
 
   謀劃創新和協調發展
 
   中國經濟報告:在謀劃發展方面,你還有別的建議嗎?
 
   侯永志:謀劃政策是一個重要方面,還應強調對科技創新的謀劃。
 
   按照熊彼特的觀點,創新有多個維度,有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工藝創新、管理創新等。其中,最根本、最基礎的創新還是科技創新,其他創新是它的衍生物,或者必須以它為基礎、必須依附于它。現在的科技創新,越來越表現出資本密集特征。據了解,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每年研發投入高達100多億歐元。
 
   所以,要突破目前制約區域發展的“瓶頸”,就需要依靠關鍵技術的突破。而沒有大規模的資金投入,科技創新不可能有重大突破。目前中國政府和企業掌握的科技資源比較分散,難以形成研發合力。地方政府首先應統籌使用好自己掌握的創新資源,其次應創造或搭建社會創新資源有機對接的廣闊平臺。統籌利用好各方面的科技資源,離不開周密的謀劃。
 
   最后,我還想說的是,區域協調發展不僅是全國層面的事,也是地方層面的事。中國各省市區,要么是人口大區,要么是地域大區,要么既是人口大區也是地域大區,都存在如何在轄區內合理分工、共同發展的問題,都存在如何進行生產力布局和培育增長極的問題。過去,地區競爭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但也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后果,如產能嚴重過剩、資源過快消耗、生態環境破壞等。在發展的新階段,必須利用好區域競爭的積極方面,克服區域競爭的消極方面。這就需要謀劃好區域發展的重點區域和重點方向,明確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途徑。
 
   (實習記者魏燕妮對本文有貢獻)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