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中國企業改革50人論壇專題研討會上的致辭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首席專家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
尊敬的楊偉民主任、鄭新立主任、宋志平會長,尊敬的各位專家學者,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參加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暨中國企業改革50人論壇專題研討會,向各位專家和企業家學習交流。
今年是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立30周年,30年來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作為一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聯合創立的全國性一級社團組織,始終秉持為企業改革發展服務,為弘揚企業家精神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自身組織優勢、專業優勢,積極向政府建言獻策,反映企業訴求,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提供依據,很好的搭建起了政府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國際組織之間,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的溝通橋梁,成為有影響力的新型智庫。
近幾年國資委在起草國企改革文件過程中,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發揮了重要的智庫作用,很好的起到了溝通橋梁紐帶作用。在此,我謹代表國務院國資委對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立30周年表示熱烈地祝賀,也向30年見證并致力于推動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的各位專家,各位企業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立30年,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首次提出到不斷成熟的一個歷史時期,也是國有企業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不斷深化改革,實現脫胎換骨的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3年,中國共產黨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掀起了新一輪的改革開放高潮。與此相適應,國企改革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入手,著力打造充滿活力的、獨立的市場主體,深刻回答國有經濟國有企業如何與市場經濟相融合的難題。黨的十五大對國有經濟結構調整作出戰略部署,十五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也是我們黨的全會歷史上唯一一個對國有企業改革做出了全面系統的部署。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確立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和任務,與之相適應的,國資國企改革進入了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歷史階段,其中最具標志性的事件就是國資委的成立。國資委作為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能的機構,專司國有資產監管職責,實現了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國有企業不再是行政機構的附屬物,真正成為了市場的主體。
進入新時期以來,伴隨著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深入,202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年10月,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時期國企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體制、機制、制度等全方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構建了1+N的政策體系,特別是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興起了新一輪國企改革新高潮。
經過這一段時期的改革實踐,國有企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認為以下四個方面的變化比較重要:
第一是國有企業和政府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有兩個標志性的事件,一是公司制改革,三十多年以來,基本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公司制改革從制度上、法律上進一步厘清政府與企業的權責邊界。另一方面建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
第二是國有企業的運行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我們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推動大部分中央企業集團建立了規范的董事會,落實董事會職權,保障經理層行權履職,逐步形成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另一方面推動國有企業逐步建立了一套有效管用的市場化的用人考核分配等方面的制度體系和運營機制,徹底打破了“大鍋飯”、“鐵交椅”,極大的調動了企業干部員工的積極性,激發了企業的活力。當然這方面改革仍在持續推進過程中。
第三是國有企業的組織形態發生深刻的變化。多年來,我們積極穩妥的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的戶數占比超過70%,上市公司成為中央企業混改的主要載體,中央企業總資產67%,營業收入65%,利潤86%都來自于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了各種所有制資本的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有效提高了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
第四是國有企業承擔的社會化職能發揮了深刻的變化。三公一業和市政社區管理分離移交,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這些任務已經完成,特別是這次三年行動改革以后,再講國有企業改革不要再說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已經有很好的解決。有力地解決了依企建市,政企分開,社企合一,使國有企業卸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更好的集中資源做優做強主業,更加公平的參與市場競爭。與此同時,在這時期,也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嶺,各類私營企業如雨后春筍在中國大地涌現,民營經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蘇南現象,珠三角前店后廠模式成為廣泛討論和競相效仿的對象。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30年來民營企業在市場的浪潮中也不斷的成長,在新常態中謀變,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國有企業在改革,民營企業也在改革,國有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民營企業也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民營企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度實踐。
在中國企業快速發展成長的歷程中,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發揮了重要作用,自成立以來,特別是2012年換屆以后,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指導下,相關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等企業界共同支持下,精心策劃開展了一系列的高水平論壇,組織撰寫了一系列的高質量研究報告,剛才許金華副會長介紹了許多工作,這些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廣泛的認可,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改革發展。這個過程中,我要特別的感謝我們中國建材原董事長宋志平、現董事長周育先,還有在座的以及更多的企業負責人,給予研究會極大的支持,是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能夠更好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已經進入了新發展階段,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國企業必須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擔起歷史的使命和發展責任。這對于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也提出了新的時代命題,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要以此為新的起點,為我國企業同謀劃,共思考,共成長,共進步,攜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對于進一步的加強企業改革發展高端智庫的建設,加強研究會的建設,我提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是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出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自覺把總書記重要論述貫穿于研究全過程,始終保有情形的理論自覺和堅定的政治信念,助力中國企業深刻把握改革方向。
二是要發揮平臺優勢,做強特色品牌。持續辦好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申報審定發布活動,中國企業改革50人論壇系列活動,中國企業信用發展論壇等高端活動,加強理論宣傳,信息共享,成果推廣等,做強做優企業改革發展的特色品牌。
三是要著力匯聚智力,打造一流智庫。發揮第三方機構優勢,引入市場化機制,探索更加靈活的智庫專家使用模式,發揮好首席研究員,首席經濟學家,首席專家,研究員隊伍,學術委員會的智囊優勢,以優質研究力量服務企業改革發展。
四是要致力破解難題,提高研究質量。以研究解決企業改革發展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為導向,科學高效開展調查研究,推出前瞻性思想與指導性方案,積極建設智庫、成果庫、案例庫,搭建產學研平臺,加強成果轉換,著力提高智庫研究質量。
五是要精準服務企業,賦能改革發展。立足智庫優勢,密切與企業聯系,主動發覺企業需求,以具備專業性、實用性和可靠性方案,多維度、多方案、深層次賦能企業改革發展。
同志們,中國企業發展前景廣闊,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大有可為,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膽開拓,積極作為,立思想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助企業之發展,為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得更大的貢獻。
最后預祝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現場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