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組織的《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召開,來自70個單位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標準起草組成員共計12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信用委員會主任劉棟棟主持會議。
《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是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2022年團體標準制修訂項目,于2022年8月9日正式立項(計劃編號:T/CERDS-JH202202),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提出申請,中國經濟信息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信聯合(北京)認證中心等單位牽頭起草,計劃于2022年完成標準研制工作。
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信用事業部副總經理王勝先代表標準起草組,向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介紹了《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的研制背景。隨著全球ESG投資的飛速發展,投資機構和投資者紛紛將企業ESG表現納入投資決策,ESG評價體系作為ESG投資的關鍵基礎設施,對于投資者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了不斷適應市場的新變化,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引導企業高質量發展,我國亟需研究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ESG評價體系。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評價研究中心主任王凱代表標準起草組,向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匯報了《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的主要內容和技術指標。標準起草組在借鑒國際經驗基礎上,立足中國國情,結合企業實際,基于ESG相關的理論、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從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構建了四級指標體系,為開展企業ESG評價提供一個有序可行的框架,為社團組織和監管部門提供了評價指南和依據。
在標準研討交流環節,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科技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深圳大學、云南財經大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華夏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華誠認證(天津)有限公司、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山東博匯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分別發言,圍繞標準定位、框架內容、評價方法、技術指標、數據來源、實施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研討,并提出了寶貴意見和修改建議。
與會專家認為,ESG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框架,已成為企業非財務績效的主流評價體系。當前,國外ESG評價方法和評價體系較為完善詳細,但其部分指標并不適用中國國情,尤其是社會和治理方面的指標;國內 ESG評價體系呈現出多元發展格局,但因評價體系、指標權重以及數據來源等不同,ESG 評價結果相關性差異較大。鑒于國內市場尚未形成較為統一、規范的ESG評價體系,研制一項對標國際、符合國情的《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
專家建議,在數據方面,對企業ESG披露數據進行核實和校驗,以保證數據真實性;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行業、企業規模、業務模式等方面的差異性;在ESG評價標準的適用性上,基于本標準通用ESG評價體系,應繼續開展適用于地方、行業的細分領域的ESG評價標準建立。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標準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寶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節能國禎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中交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油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油集團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油集團物流有限公司、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油集團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深圳承遠航空油料有限公司、中航油石化管道有限公司、中國航油集團通用航空發展有限公司、核電運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廣東粵電科試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廈門申悅關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波司登集團、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菜市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冠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無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南沙營商環境國際交流促進中心、新里程健康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烏鎮實驗室、廣東省環境權益交易所有限公司、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方圓標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國信聯合(北京)認證中心等單位參加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