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各成果創造單位、各成果創造人: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為促進我國企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定高質量發展信心,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以下簡稱“中國企業研究會”)組織開展“2022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申報審定發布活動(以下簡稱審定活動)。本屆審定活動收到并受理申報成果613項,較與往屆申報情況實現數質雙升,呈現結構合理、類型豐富、亮點顯著、特色鮮明的特征。經過審定活動辦公室初審、專家審定委員會復審、中國企業研究會官方網站公示,共170項成果審定為“2022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其中特等5項、一等46項,二等58項,三等61項,現予以公布(見附件)。
改革是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2022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充分呈現出我國企業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指引的方向,把握時代潮流,勇毅前行,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為進一步促進我國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啟示。結合本屆優秀成果特色與優勢,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審定活動辦公室將于近期匯編本屆成果進行出版發布,供廣大企業及研究人士學習借鑒。關于本屆優秀成果獎勵及宣傳推廣,具體建議如下:
1.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應積極鼓勵支持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加快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對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創造人的表彰、獎勵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731號令公布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及實施細則和地區、行業有關規定執行,也可按企業內部規定執行。
2.2022年12月將召開“2022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發布會”,宣傳展示我國企業改革發展的優秀成果,并為優秀成果創造人頒發榮譽證書。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3.本屆成果將分類匯編于《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2022(第六屆)》及我會年度權威報告產品《中國企業改革發展2022藍皮書》,中國企業研究會將聯合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經濟網、網易財經、新浪財經等主流媒體廣泛宣傳本屆優秀成果,并圍繞優秀成果組織開展系列專題研討會、課題研究或成果交流等,擴大優秀成果影響力。
4.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創造企業、創造個人應以此次活動為平臺,積極參與優秀成果宣傳推廣活動,加強相互學習交流,進一步在思想上“破冰”,行動上突圍,改革上發力,奮力開啟新時代我國企業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附件:2022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名單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2022年12月1日
2022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名單 | ||||
審定 等級 | 成果名稱 | 申報單位 (所在單位) | 主要 創造人 | 參與創造人 |
特等 | 以深化改革的新步伐邁向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征程 |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 宋志平 | |
特等 | 航天科工集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混改企業轉機制、增活力的實踐研究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袁 潔 | 龔界文 劉曉暉 齊先國 孫 越 李宏偉 梁 雪 徐 磊 蘇 洲 譚紅雨 楊立美 范詩琴 |
特等 | 以健全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為引領 充分釋放改革動能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 集團有限公司 | 卜玉龍 | 韓軍旗 薛俊武 趙超凡 王麗君 孔維彬 |
特等 | 胸懷國之大者 銳意改革創新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醫藥健康產業集團 |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 劉敬楨 | 楊 柳 胡建偉 |
特等 | 深化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 打造自主創新尖兵模式 | 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彭 壽 張 健 李志銘 | 馬立云 湯李煒 陶立綱 解長青 褚德南 周 鳴 官 敏 陳 敏 宋曉貞 李少鵬 賈鈺茜 |
一等 | 全面構建一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中國誠通改革試點探索及實踐 |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朱碧新 李友生 | 索 嘉 張 悅 賀晟晨 盛彥超 |
一等 |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實施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實踐 |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戴和根 | 胡富申 聶寧新 馮 超 楊賢貴 劉杰熬 甘建平 |
一等 | 積極構建世界一流智慧航油生態——智慧航油系統 | 中國航空油料有限責任公司 | 周 強 張知誠 李金鑄 | 吳 平 安鳳偉 楊 薇 劉 剛 王 榮 陳 旭 陳志達 孫 馳 周燕丹 穆 青 王 鵬 江偉志 朱建康 |
一等 | 加強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中國建材集團構建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1239”融合模型實踐與探索 |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 | 常張利 | 楊 ?!≠R朝棟 |
一等 | “奮進共生”企業文化為改革發展塑形鑄魂 | 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白 濤 | 黃家合 伍思文 張文兵 吳世賢 |
一等 | 篤定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謀篇布局 塑造百年新大船 |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 楊志忠 張國寶 李 佳 | 曹海燕 |
一等 | 國網湖北電力“1334”內部模擬市場體系建設及應用 |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 余曉峰 柳 岳 王 煜 | 彭 濤 張 利 凌 波 陳 璐 蔣曉燕 劉 田 劉金艷 郭位鋒 陳麗薇 陳 雪 |
一等 | 廣東絲紡集團改革重組調結構 創新整合增活力 | 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有限公司 | 肖志平 李曉瑩 | 段彬心 邱國祥 毛振華 陳列波 謝怡青 |
一等 | 軍工上市公司精準利用社會資本提升核心能力的全流程管控投融資模式分析 |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 唐 斌 繆仲明 牟 欣 | 張斌強 呂澤銘 王先定 于 躍 劉 萌 宋匯竹 李慧坤 沈 晨 |
一等 | 中國職業經理人年度報告 | 職業經理研究中心 | 王永利 王新偉 張紅濤 | 許艷麗 趙長清 王浩如 |
一等 | 材料產業投資公司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做法與成效 |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改革辦 | 魏如山 常張利 黃振東 | 牛振華 李秀蘭 胡飛飛 金 星 吳振安 司艷杰 賀朝棟 王茂生 李龍飛 |
一等 | 聚焦頂層、中層、底層“三大邏輯”深化國企改革的路徑研究與實踐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吳春利 陳立新 湯 飛 | 卞大?!±睢¤睢°憽‘Y成君 羅 斯 |
一等 | 創建世界一流大型能源服務企業的管理實踐 |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 趙順強 劉小剛 金慶勇 | 劉 偉 時 超 種曉潔 趙 璧 馬修恩 王同友 才曉宇 |
一等 | 華潤特色世界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探索與實踐 |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 藍 屹 | 朱虹波 劉海燕 翟利峰 |
一等 | 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五步循環”模式與實踐 |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宋 暢 李永生 邵樹峰 | 王宏偉 史 辰 宇 帆 |
一等 | 構建面向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的大集團組織學習新格局——國家能源集團賦能大培訓體系探索實踐 | 中共國家能源集團黨校 | 周忠科 孫 文 劉 穎 | 姚仲情 王 剛 邢玨玨 李悅怡 |
一等 | 山東省港口集團在省域港口資源整合和改革發展中的創新實踐 | 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 | 霍高原 李奉利 | 劉中國 蔡中堂 賈福寧 高 亞 張 波 姜 明 呂曉麗 高玉峰 |
一等 | 新時代國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雙引領三融合”思政工作法 |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 集團有限公司 | 彭 壽 李志銘 | 周 鳴 高鹿鳴 陳 雯 李 寶 李少鵬 章 偉 侯 歡 劉 娜 田雨靈 馬倩文 劉曼麗 楊喜悅 王保軍 |
一等 | 特大型電網企業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角色功能定位及實現方式研究 |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張 勇 李浩瀾 左新強 | 孟維烜 吳鸞鶯 盧江水 張新圣 朱文浩 王 丹 魏 哲 程佳旭 秦 鏡 杜 鵑 欒 昊 馬云高 劉理峰 方奇鳳 魯 強 盧健飛 張振興 郭基偉 劉 進 劉云濤 鮑麗山 李志杰 |
一等 | 全球能源治理視角下電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戰略路徑的理論研究及實踐 |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閆曉卿 魯 剛 賈淯方 | 譚 雪 張富強 元 博 陳海濤 徐沈智 徐志成 王 芃 |
一等 | 軍工企業基于“價值導向、效率優先”的績效管理和薪酬激勵研究與實踐 | 中國航發沈陽黎明 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 郭大力 | 薛 磊 韓 瑞 |
一等 | 集團型國企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相統一的協同運行模式構建 | 金城集團有限公司 | 田愛軍 宋宇峰 孟 瀅 | 陳志強 方 園 王 政 吳青松 孫玉杰 杜 奎 |
一等 | 提升大運飛機系列化協同研制能力的可配置數字樣機管理 | 航空工業 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 | 馮 軍 趙 攀 任冀賓 | 楊 波 王譯嫻 鄭晶晶 王小艷 屈衛剛 馬 智 高 澎 蔡明學 孫 敏 馬佳文 張北光 劉岳峰 武 震 王 羽 馬進元 |
一等 | 中國能源企業碳中和貢獻力研究 | 中國能源報 | 譚介輝 鐘銀燕 任國文 | 鄭忠?!£悷樔A 邵 媛 李 健 |
一等 | 十年混改實踐中十個內在邏輯的分析與思考 | 北京領航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院 | 王 悅 | |
一等 | 中儲智運智能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的實踐與拓展 | 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李敬泉 | 戴慶富 申岸鋒 劉云飛 |
一等 | 中鐵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的“123模式” | 中鐵資源集團有限公司 | 張瑞剛 梁寶嶺 郝國強 | 閆興國 姬秋憶 |
一等 | 工業品貿易企業“跨境電商+海外倉”商業模式創新與實踐 | 中建材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 | 王立鶴 | 宋麗妮 李 韜 羅振立 劉子毅 韓媛媛 |
一等 | 新發展格局下液化天然氣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及探索實踐 |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唐永祥 李 磊 李明清 | 劉 毓 田黎明 韓廣忠 王秀林 |
一等 | 海外電力投資企業打造戰略賦能體系探索與實踐 | 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 | 盛玉明 鐘海祥 高 超 | 費一鳴 袁 泉 齊曉凡 楊 玲 石雪杰 于 波 |
一等 | 大型國有軍工企業基于“研產一體”的武器裝備現代化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 | 中國航天科工防御技術研究院 | 郭大勇 邱曉飛 周 翔 | 李 江 樂 安 于 沛 張 哲 郭志英 王 珍 蘇 凱 潘 賀 李 綱 李文歡 劉念昆 李俊峰 羅 寧 李也然 |
一等 | 大型區域性水泥產業集團探索重組整合、轉型升級的創新發展實踐 | 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 林國榮 段振洪 鄒家斌 | 王 真 卜志一 張 杰 馮海軍 |
一等 | 新形勢下航天軍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管理 | 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袁 勇 姚昌文 陳以亮 | 曹 輝 趙 暉 李建平 湯浩舟 牛小青 彭 程 時小?!」鶑┪?/td> |
一等 | 推動重載鐵路貨車智能運維體系改革,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 國能鐵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 康鳳偉 李權福 王洪昆 | 傅瑞珉 楊二斌 石 興 王文剛 王 蒙 邊志宏 李志鵬 侯 源 王喆波 孟憲國 董 咚 高 京 |
一等 | 大合規管理監督閉環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 | 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合規部 | 王 兵 堵光媛 田 苗 | 崔向陽 陳海仙 |
一等 | 大型建材集團基于“五鏈”工程的區域產業鏈整合與優化升級 | 河南中聯同力材料有限公司 | 劉宗虎 陳立新 徐 磊 | 李學功 孫 良 朱其川 ?!≥?br/>白 磊 張 帆 雷朝隆 郭 萌 |
一等 | 中央企業任期制和契約化的理論與實踐思考 | 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蔣中文 李熒琳 王雪琴 | 呂英花 董麗娜 楊 靜 岳立廣 張曉紅 潘韻文 |
一等 | 講好企業故事 彰顯中國形象——中國建材集團國際傳播創新探索與實踐 | 中國建材集團國際傳播創新探索課題組 | 張 靜 張元慈 江秀龍 | 路 曈 王璐璞 溫 巍 劉 玨 王怡逍 |
一等 | 地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創新優化運營管理策略研究 | 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有限公司 | 羅新宇 | 王 錚 周天翔 翁駿超 陳 蓉 王勤志 |
一等 | 東北熱電聯產企業網源一體數字化建設的管理實踐 | 華能松原熱電有限公司 | 王國輝 | 劉軍杰 陳光力 于志恒 |
一等 | 聚焦“五統一、五提升”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探索與實踐 | 成都產業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董 暉 余 力 蘭曉榮 | 劉宏永 林合江 李楠龍 王振鵬 |
一等 | “黨員1+N”引領模式黨建方法創新打造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 青島啤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 | 黃克興 于嘉平 劉翠梅 | 劉曉菁 許澤先 張志杰 王珣璆 夏振濤 |
一等 | 核技術應用企業構建“4S”一體化戰略管控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 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 | 王鎖會 彭啟慧 吳立村 | 劉江華 孟中華 張建雄 張 雪 管 荷 王 慧 劉 麗 李 振 楊爍文 惠俊杰 |
一等 | 數字化轉型視角下國有企業風險管理評價體系構建與創新研究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云南有限公司 | 葛松海 黃振旺 楊文松 | 吳國寧 周 穎 楊 閏 鄢 皓 張先亞 李美玲 李?,?/td> |
一等 | 大型企業集團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管理新模式研究與實踐 |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 郅 曉 | 王鵬起 王茂生 鄧 嬪 安曉鵬 馬忠誠 何 亮 |
一等 | 基于“數字賦能”的大型軍工央企信息系統研發管理改革創新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 | 葉海軍 劉 旭 吳永勝 | 秦國杰 喬偉光 劉雪晶 胡未瓊 任 勇 蒲 波 徐功康 羅恒鈺 陳 茜 裴晨琛 |
二等 | 新時代央地混改創新模式的實踐與啟示 | 華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張建民 | 張正斌 |
二等 | 國有大型煤炭綜合能源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助推國企改革高質量發展探索與實踐 | 國能準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杜善周 陳來源 王曉東 | 宋程鵬 姜岳雁 潘建國 陳志強 陳媛媛 劉 星 劉海燕 辛瑞廣 苗志強 尤志國 李 揚 李慧恩 |
二等 | 打造一流ESG體系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神華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體系建設探索 |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黃 清 于世濤 唐 壯 | 肖天舒 楊 玲 康 聆 趙雪飛 宋成存 李存厚 董永勝 楊智勝 張 博 于瑞雪 劉榮杰 劉少杰 張瑤瑤 |
二等 |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的演進路徑與創新模式——以重慶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的探索實踐為例 | 重慶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 冉 斌 | 許 艦 徐 超 羅文瀚 |
二等 | 高質量黨建引領 加速綠色金融發展——電建財務公司“黨建+綠色金融”新模式工作紀實 | 中國電建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 李龍泉 王海靜 | |
二等 | 改革創新 綠色發展 創世界一流企業 | 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柴永森 張軍華 | 郭 林 李 昆 鄒 陽 |
二等 | 國有天使投資基金直投模式研究——以合肥市天使投資基金為例 | 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江 鑫 王 晴 楊希娟 | 裴曉輝 李靜蕓 白玉靜 肖 逸 馬 琳 彭 昊 劉 娜 李趙劼 昌 望 胡晨陽 陳 穎 雷 霆 |
二等 | 大型航空企業基于全價值鏈的專業化發展路徑設計和實施 | 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 | 秦余春 | 王興達 孫洪超 |
二等 | 基于技術與管理雙輪驅動的成本工程體系構建 | 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 王洪雷 高 浚 陳仲強 | 李 軍 丁俁西 謝 旸 孟祥峰 劉 飛 劉 婧 金宏杰 孫懷春 顧 柯 |
二等 | 融合多標準的機載軟件全周期自主研制管理體系建設 | 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 | 張登峰 羅旭升 邢薇薇 | 徐燕華 劉 柳 王少龍 楚 濤 王江三 郭婉琴 陳 剛 張 旭 拜 斌 郭 磊 林義光 王 亮 |
二等 | 軍工央企資產評級預警機制探索與實踐 | 中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楊 陽 | 楊笑宇 王成鋼 |
二等 |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第七工程分公司 | 金禮俊 張 望 胡潤杰 | 牛曉筠 陳文尹 孟永立 石滿禮 王向如 汪衛京 王響亮 魏 亮 彭家友 方名星 吳昀懋 趙征征 |
二等 | 以推進三類治理為核心實施“科改示范行動”綜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中車長江運輸設備集團有限公司 | 李 炯 羅 磊 | 汪思軍 董維維 彭 蓓 袁 寧 梅張強 韓 鵬 黃 寧 鄒德鑫 |
二等 | 軍工企業基于能力提升的經營管理人才培訓方法創新與實踐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 | 閻向民 | 高曙先 胡 陽 |
二等 | 管理會計在跨境并購財務分析中的運用 | 中鐵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 黃功華 李奇偉 郎步云 | 江易南 |
二等 | 聚焦“六個突出” 推動“六個強化”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與實踐 |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宋 領 | 史燕霞 戴啟昌 |
二等 | 以人為本構建高效靈活的國際應急管理體系 | 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 劉懷亮 孫昌忠 陳 俊 | 高 猛 谷明強 胡長蒙 孟 京 白文勇 劉晶輝 |
二等 | 石化總承包項目信息化進度控制系統研發與應用 | 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劉宇杰 | 譚宏山 苗鑫禹 |
二等 | 完善公司治理 提升發展動能 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公司治理示范企業 | 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六建設有限公司 | 劉佑錕 | 張鴻峰 賈 可 王淑珍 鐘 娜 覃 憲 |
二等 | 中央企業五位一體風控體系研究 | 中化學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張治國 | 劉方強 王多厚 王玉高 王新華 朱秀民 韓秀娟 王向剛 李 銳 張志慧 |
二等 | 實施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工程 推動“央企一流黨?!苯ㄔO | 中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校 | 李昌龍 冉 兵 | 陳 銘 鄭 穎 楊建剛 畢國濤 楊立成 |
二等 | 科學賦能管理矩陣、推動油企高質量發展 |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齊美勝 | 林國?!埧”蟆∏亍√臁≮w文豪 裴 洋 |
二等 | 氣電集團:數字化銷售轉型激活天然氣產業新動能 |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金淑萍 李明清 劉衛華 | 胡文娟 郭 強 李 冬 楊國青 郁俏琰 江 軍 申屠曉東 謝良良 許家棟 洪芳菲 |
二等 | 后勤類存續企業高質量發展模式實踐——以中海實業為例 | 中海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 朱玉明 | 張三利 姚國慶 |
二等 | 集卡運輸網絡規劃與車箱貨協同調度聯合優化研究 | 天津集卡幫有限公司 | 范金魁 | |
二等 | 構建資產分類評價管理體系 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 | 韋統郡 王 嵐 孫彥強 | 蘇云峰 李 維 王長清 李 珩 陳偉倫 李 果 汪 瀟 邱 鵬 金 凱 |
二等 | 江西院以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改革為契機 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創新與實踐 | 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許思龍 燕小芬 高 聰 | 鄧凌君 鄒 鑫 |
二等 | 電力及其他建設工程領域綠色施工理論探索與實踐應用 | 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張仕濤 蔣 波 張建江 | 應小軍 陳超英 羅維成 葛立軍 尚 昊 |
二等 | 破解國企混改難題的要素研究與實踐 | 上海西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徐懷玉 | 宋 蕊 應慧燕 |
二等 | 科技型非常規油氣企業創新管理模式與實踐 | 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 齊振林 徐鳳銀 陳樹宏 | 應 勇 廖黔渝 鹿 倩 張 亮 李建偉 鄭世琪 楊小藝 李華峰 毛巍巍 杭 宇 |
二等 | 在“1555”黨建品牌引領下,筑牢裝備制造型企業高質量發展格局 | 蚌埠凱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葉 坤 鄭纖秀 張云連 | 王大明 古紅穹 吳 渠 王博揚 盧佩慶 張德三 徐闞闞 |
二等 | 航天資產推進思想政治保障監督具體化常態化創新實踐 | 航天科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徐 暉 | 耿 超 張 坤 |
二等 | 抗疫背景下國有企業境外內部審計管理研究與實踐 | 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 | 盛玉明 鐘海祥 韓國芬 | 王 健 侯 丹 薛 宇 李秋琦 姜麗杰 |
二等 | “百萬無一失”目標導向改革新舉措 開創世界一流新路徑 |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焦光明 姚建革 王宇宏 | 李祥軍 李文生 曹增強 周 琦 倪 臻 梁 龍 程全士 曹海權 盧長福 陳希學 |
二等 | 助力戰略轉型 實現價值創造——中建材進出口財務創新實踐探索 | 中建材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 | 趙延敏 | 殷儒生 王偉波 李日強 |
二等 | 海外電力項目融資標準化管控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 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 | 盛玉明 盧洪波 | 呂 毅 吳 博 周雷皓 |
二等 | “四位一體”法治工作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 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王躍軒 | 孫瀟瀟 魏思鵬 |
二等 | 商混企業應收賬款智能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 浙江三獅南方新材料有限公司 | 駱曉華 江科甫 | 姬曉霞 夏 澍 柯凱鑫 滕 聰 潘瀟涵 |
二等 | “黨建輔導員制”的探索創新與實踐 | 西南水泥有限公司 | 薄克剛 孫卓新 | 潘 毅 聶 崴 張家彬 萬金生 楊再成 唐 勇 周洪英 張曉衛 |
二等 | 構建玻璃新材料協同創新數字化服務平臺 助力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 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馬立云 聶英祥 | 王建青 官 敏 周 蕓 于 濤 李 璐 ?!∴崱∈⒓握\ 伍麗娜 |
二等 | 建材行業碳排放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踐 |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何小龍 劉 濤 胡亞東 | 楊 超 彭妙培 段金倩 李 朦 孫利波 張 歆 |
二等 | 推動產業平臺數字化,以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國聯合裝備高質量發展 | 中國聯合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 盧黨軍 于雅清 李惠東 | 崔 偉 高宜兵 趙 賀 盛衛國 張建坤 李 國 |
二等 | 軍工院所基于數據驅動的研發生產一體化協同能力構建 | 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 | 楊小樂 楊 翼 王彥豐 | 黃 赟 于占?!恰》病?nbsp;文 陳志茹 王國鋒 滿臻臻 |
二等 | 基于數字化的低碳智慧園區探索與實踐 |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陳志列 | 馬先明 陳平安 |
二等 | 實體央企金融平臺“三項制度改革”問題研究:以中鐵金租為例 | 中鐵建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冀濤創新工作室 | 冀 濤 | 宋麗芳 李 光 談 堯 鄧 娟 陳 婷 申立敬 宋 倩 |
二等 | 以高質量黨建統領國企高質量改革發展 |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張金樓 陳 騰 于相金 | 王志遠 趙 碩 傅 雷 |
二等 | 建設濱海城市綠色低碳電力供需系統實踐與探索—以大連及所屬海島為例 | 國網大連供電公司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 華北電力大學 | 徐和忠 張 穎 候 瑞 | 關 艷 徐明鋒 呂賾名 田浩杰 董世丹傑 王浩淼 湯石雨 龔鋼軍 高曦瑩 劉至坪 李 勇 孫 興 陸心怡 孫延軍 劉 林 欒敬釗 翁筱翀 王明玉 楊海霞 陸 俊 楊佳軒 強 仁 周 航 孫佳微 |
二等 | 軍工企業以提升科創動能為目標的全要素改革 | 北方夜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張勤東 沈 瑜 李慧穎 | 趙 恒 李 臻 趙海生 王 俊 徐傳平 褚祝軍 陳俊宇 鄧 嶸 段應琴 胡 桃 楊璽文 凌 云 |
二等 | 電網企業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創新實踐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何曉冬 | 王 言 許志海 |
二等 | 廣西主電網與地方電網央地融合發展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揣小勇 劉憲明 | 張 ?!∥椤『辍垺帯£愋癜?br/>羅 軍 黃 敏 胡光耀 劉 喆 黎 芳 丁兆鈞 詹 碩 謝 菁 龔祖榮 李智革 |
二等 | 中國石油智慧黨建的探索實踐 | 昆侖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楊劍鋒 | 元紅萍 韓麗敏 |
二等 | 戰略研究與云服務運營深度融合管理實踐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云能力中心 | 賀海貴 | 葉劍雄 |
二等 | 全面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源泉 | 中煤科工重慶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薛 巍 | 車志文 魏余快 |
二等 | 通信企業基于楓橋經驗的網格運營管理體制創新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紹興分公司 | 楊 波 徐向東 魯國良 | 陳奕清 陳 冰 徐 勇 許大堅 王觀芳 楊 杰 鮑曉楓 王 瑩 陳 耀 胡偉錦 |
二等 | 北京通信領域DICT服務支撐體系規劃研究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北京有限公司 | 厲 瑄 薛 歡 卯福輝 | 賈 鵬 姜嘉雯 |
二等 | 數字文化科技企業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 發揮黨委“促落實”的探索與實踐 | 新國脈數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張 偉 | 陳之超 王煜曉 |
二等 | 中央企業集團戰略引領型高端科技智庫運行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中國電科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 張洪天 計宏亮 劉 暢 | 曾倬穎 郝英好 劉靜巖 龔振煒 陶 利 閆 卉 韓 瑋 陳迎召 佟怡華 |
二等 | 搶抓數字機遇助推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與實踐 | 成都市大數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冉 皓 | 黃尉洪 王 斌 徐忠波 王 斌 孫立爽 潘 黎 劉 西 周婧超 |
三等 | 發揮“數智化”賦能強大動力 助推企業供應鏈轉型發展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 劉志勇 | 喬中欽 蘇小坡 |
三等 | 基于“戰略+運營”物資管控模式下智慧供應鏈新業態構建的實踐與應用 |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 | 葉 軍 行 舟 | 李成學 陳 軍 楊 武 陳吉榮 馮 亮 石小鵬 楊積成 王胤添 岳江濤 南 天 |
三等 | “履職+”能力建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 國能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王 風 | 宋俊福 朱利光 朱德華 |
三等 | 火力發電企業績效管理數字化創新實踐及思考 | 國能福泉發電有限公司 | 羅 春 | 王 莉 宋阿麗 |
三等 | 世界一流企業轉型升級策略及管理模式變革研究 |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張 勇 | 張華磊 劉 進 常 燕 何 琬 程佳旭 左新強 魯 強 劉理峰 方奇鳳 盧健飛 王新令 趙寶國 高軍彥 李 欣 張 倩 吳鸞鶯 代高琪 王 宇 于浩男 英帝超 王 慶 郭依琳 張 地 雷 楊 |
三等 |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中長期激勵機制研究 |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汪 涵 | 徐云飛 王 丹 宋衛東 魏 哲 王 宇 楊 威 于浩男 英帝超 蔣宇晨 張國棟 劉理峰 方奇鳳 徐漢兵 盧健飛 鮑麗山 李志杰 趙寶國 高軍彥 許精策 魯 強 劉 進 朱 偉 曾炳昕 |
三等 | 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差異化管控路徑研究 |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 | 朱珊珊 | |
三等 |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背景下電力央企專職外部董事管理創新探索與成效 |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管理中心 | 陳自立 | |
三等 | 軍工專業化廠以戰略落地為導向的戰略管理體系建設實踐 | 中國航發中傳機械有限公司 | 劉勝亞 汪宏亮 | 李 浩 宋晶晶 戴冠男 陳俊昌 |
三等 | 運用“分層+多維+時空可控”考評模型推進黨建“4+4”責任體系落實——航空工業通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實踐與研究 | 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白小剛 劉愛義 陳 雪 | 戴海濱 |
三等 | 航空科技助力體育發展,與中國體育一起向未來 | 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 | 何宏偉 | 王崇利 李慶利 |
三等 | 航空科技人員技能提升體系構建與實踐 | 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孟凡力 劉 杰 王大昱 | 毛磊凱 柳作宇 劉 旭 陶金庫 劉 洋 劉 磊 宋 凱 許美娟 袁 園 魏士禮 張 剛 林樹德 |
三等 | 基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的新型航空產業集團整合重組 | 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吳志鵬 雷閻正 袁春衡 | 張志鵬 袁 通 劉 浩 郭林宏 閆建明 吳崇陽 高長宇 孟 民 季文靜 |
三等 | 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在中國航油的實踐與發展 |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 嚴浩瑜 袁鴻鵬 岳遠征 | |
三等 | 積極應對風云變幻的國際油品市場,打造精準全面的金融衍生品業務管控體系——中國航油新加坡公司金融衍生品業務監控體系建設 | 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延軍 許國宏 鄭必然 | 王衛波 成望舒 |
三等 | 戰略引領、深化改革 打造中航證券產業服務核心能力 | 中航證券有限公司 | 叢 中 | 咼 電 杜 鵑 |
三等 | 國企改革背景下以價值創造為導向激勵機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中車齊車集團有限公司 | 劉紅生 張 忠 吳金保 | 梁 成 張寶志 尹志強 寇祖興 |
三等 | 建筑施工企業基于“微服務平臺”敏捷型數字化轉型改革創新與實踐 |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陸文清 李 芳 張 臣 | 蔣 嶸 馬愛平 楊吉學 李 俊 賀家昆 桂春焰 胡 鑫 |
三等 | 財務公司基于“服務創造價值”理念的實踐與創新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 余志罡 | 崔 磊 曹巍巍 |
三等 | 聚焦“三能”引活水,改革揚帆開新局 | 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 | 劉一橫 | 甘克儉 王 彬 |
三等 | 真“混”實“改”增活力 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生力軍 | 中化學朗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王 飛 朱龍海 | 強軍鋒 戴 靜 劉 波 胡少亮 |
三等 | 海外能源投資企業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實踐 | 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 | 盛玉明 鐘海祥 王 中 | 武夏寧 賈 蕾 郭 豐 張騰斌 王勇娟 段雨欣 王 璐 |
三等 | 湖北院戰略引領及改革創新探索與實踐 | 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 屠建華 | 唐棟材 徐卓知 付 磊 姚 意 杜博洋 段偉博 |
三等 | 關于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央企醫院成功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改革實踐與思考 | 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索華煒 王 琪 | 高 斌 黃 杰 許芳芳 |
三等 | 以打造價值創造型企業為目標的多維度對標機制建設與實踐 | 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 徐鳳銀 應 勇 杭 宇 | 郭 旭 楊 洋 趙永莉 陳 琛 趙若川 高 揚 楊 超 邢建新 |
三等 | 海外投資項目建設策劃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 | 盛玉明 付紹勇 葛玉萍 | 郭 偉 李 明 劉清瑞 劉新峰 戴吉仙 袁 莉 菅志剛 |
三等 | 中國石油重慶銷售公司農業板塊發展實踐研究 | 中國石油重慶銷售公司 | 艾永厚 | 劉兵兵 |
三等 | 國有企業任期制契約化與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探索 | 深圳航天工研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劉 浩 劉瑞華 劉春利 | 王 靜 劉東方 尹運良 陳景豐 皇甫加順 景軍強 陳曉嵐 趙緋緋 侯 莉 王占要 陳志豪 王興榮 |
三等 | 國有控股裝備制造企業以促轉型升級為目標的股權激勵方案實施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張曉艷 黃 波 | 陳振敏 張惠玲 丁 勇 馬亮亮 胡 瑋 許 建 王 燕 蔡 婕 |
三等 | 以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方式改革與實施 | 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 | 楊 剛 李 齊 | 門 杰 趙 謙 高 航 黎 亮 金宗明 曹小康 鄭 茜 王 璇 張洪玉 |
三等 | 基于數據思維的航天企業戰略執行體系構建與實施 | 北京控制與電子技術研究所 | 張 鵬 鄭 莉 劉聰聰 | 謝振鵬 姚宏達 李天翼 謝 艷 于龍?!∮凇⊙蟆垖W伶 |
三等 | 南方電網公司1+5+N對標管理優化研究與實踐 | 南方電網能源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符永峰 夏振來 譚榮胤 | 彭 波 李興桂 林 菲 徐璐楊 楊 麗 胡 勇 蔡文靜 李軒照 王一波 段芳娥 祝駿威 李 靚 |
三等 | 科技創新引領循環經濟 固廢利用助推綠色發展 | 酒鋼(集團)宏達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 蔣朝暉 | 閆智榮 武學龍 |
三等 | 人才機制靈活有效 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 中國巨石股份有限公司 | 韓 濤 | 金曉強 沈紅燕 |
三等 | 積極推行職業經理人改革,實現三能機制“新突破” | 安徽節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徐席東 徐四海 黃海林 | 戴列文 彭曉鈺 余娟娟 |
三等 | 高鐵施工以安全質效提升為目標的工程項目管理 |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 徐 偉 | 李新獻 孫昌雨 |
三等 | 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實施治理型管控的路徑與策略 | 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田志友 | 丁 泉 |
三等 | 中國煤科·上海煤科價值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實踐探討 | 中煤科工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 雷 煌 | 陳 旭 張 波 |
三等 | 山東港口煙臺港科學推進改革與結構調整促進企業高效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 山東港口煙臺港集團有限公司 | 劉國田 | 李金龍 張 健 |
三等 | “雙碳”目標下清潔能源科研企業創新實踐探究 |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李衛東 | 張 云 張雋一 |
三等 | 基于協同創新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新與實踐 | 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羅煉鐸 陸海應 劉夢娜 | 彭瑋麟 蔡文璇 雷 兵 李 三 郭學敏 郭鈞益 |
三等 | 發電集團能銷公司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的改革實踐 | 華能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 曹慶偉 | 齊革軍 費維剛 羅海光 周國明 崔 磊 杜潤華 朱 靜 詹 旭 |
三等 | 打造賦能型組織新模式助推高質量發展——蘇美達管理體系管理能力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 | 蘇美達股份有限公司 | 楊永清 | |
三等 | “兩個一以貫之”在推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質量建設上的實踐成果 | 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 | 胡守印 | 宋國華 黃育珍 張續泳 朱 麗 |
三等 | 城市發展背景下推進政企合作片區綜合開發的探索與實踐 | 成都淮州新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 黃 偉 王明亮 | 侯海英 顏偉強 孫亞琦 |
三等 | 基于“軟硬聯通”雙輪驅動的瀾湄國家電力合作模式創新與實踐探索 | 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左 浩 鐘曉濤 黃 豫 | 劉 平 辜煒德 覃 蕓 申 展 郭子暄 宮大千 范欽原 |
三等 | 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基于數字化轉型的供應鏈體系構建與實施 |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李 軍 | 鄔青峰 薛繼奎 |
三等 | 深化科技創新管理機制改革 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 | 賀 智 | 王 奇 陳 偉 |
三等 | 轉變管控模式 實踐治理行權,精準賦能商業二類下的活力市場主體 |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 | 李銘鈞 蔡 明 何利平 | 張宏志 胡正瑩 傅柯萌 楊揚榮 譚 科 黃海東 |
三等 | 基于智慧中臺統一運營框架,打造多跨協同的“411”省級運營體系,全面釋放“新要素”價值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信息技術中心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 | 鄭 杰 王 頂 舒敏根 | 王曉征 任 贛 郭 岳 唐 濤 鄭屹峰 鄭澤溥 于祥兵 王 俊 喻金權 |
三等 | 黨建全面質量管理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研究 | 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廣州供電局 | 李燕萍 | 李 淵 楊競雄 |
三等 | 聚焦“三橫三縱”釋放“三項動力”,切實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實踐及探索 |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杜鐵良 羅 軍 | 周涓涓 謝雅娃 劉 陽 黃筱璁 王慧林 吳 舟 蘇少珍 黃 平 陳柰希 李 婧 羅家玥 |
三等 | 打造電網企業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貴州電網移動應用的研究與創新實踐 | 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袁 捷 | 朱 州 吳 漾 |
三等 | 軟件定義廣域網(SD-WAN)在中大型國有企業互聯網收口歸集上的應用探索與實踐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北京有限公司 | 梁唯一 劉明宇 李智宇 | 宋波濤 韓慧珍 趙 澍 費宇倩 盛凌志 張繼恩 |
三等 | 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推進策略及政策建議研究 | 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劉振銘 盧嗣斌 | 龍家煥 賀紅艷 肖廣鈺 蔣澤甫 龔 霄 楊劍鋒 楊 珂 賀墨琳 馮 凱 |
三等 | 基層黨組織構建黨建與業務融合工作體系(“三個一”及“1+1+4+10”)的創新實踐 | 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檢修試驗分公司 | 張明華 | 余 珊 肖發福 |
三等 | 以“雙輪驅動”為牽引,助推軍工院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中核第七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李江穎 鄔小冬 李永敏 | 李志峰 莫舒然 李 濤 張軍勇 荊 哲 宣 俊 程瑞仙 孫鄧鄧 |
三等 | 改革創新 為國建云 “云改”“科改”引領數智化轉型 | 中移(蘇州)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 萬國光 石永毅 耿 瑄 | 韋長青 王汝軍、楊 靜 馬 星 姜紹峰 林麗娜 吳林生 |
三等 | 深化國企改革成效 探索構建“一核兩元三層”分公司治理體系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 | 張 晨 | 顧保全 孫志斌 |
三等 | 面向雙循環發展理念和企業提質增效的企業客戶服務模式創新與實踐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 | 趙 芳 姚 琨 李 婷 | 楊 斌 王 達 白秋富 劉以勇 林廣祿 劉志敏 陶 軼 劉 茜 賴少芬 吳迪韜 李 劍 曾子桐 張小凡 胡 駿 張豪杰 李 鵬 朱紹柯 黎 發 |
三等 |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全面深化國企改革路徑設計與實施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馬天暉 陳榮興 | 白鈺冰 馬明明 潘 麗 于佳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