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教授在中央企業新能源論壇暨2023年中央企業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推廣日上的主題發言
張維迎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原院長
非常榮幸今天應邀來參加新能源論壇,我從歷史觀看企業家精神的角度來講一點自己的看法。
從人類漫長的歷史來看,化石能源起初是新能源,直到1900年化石能源才超越了生物能源。上世紀70年代,發展中國家90%的農村、超過一半的人口仍然用的是生物能源,過去的四五十年里才轉向化石能源。今天化石能源是淘汰式的,但是化石能源對人類的環境保護作出巨大的貢獻。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我的家鄉開始燒碳,不再燒柴,降低砍伐,所以植被面積增加。人類過去二三百年的進步,某種意義上都是能源效率改善的進步,企業、企業家帶來了能源效率的改進。
企業家帶來的動力變化可以追溯到早期動力,從紐科門發明蒸汽機,瓦特改進蒸汽機以來,煤炭效率提高一倍多,熱能效率最后有了固定動力;而移動動力的出現,包括高壓蒸汽機的出現,帶來了火車的發展。從蒸汽機、高壓蒸汽機,到內燃機、汽車、柴油機、噴氣發動機等等,都促進了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同理可證,過去二百年,從1800年到2000年,照明成本下降了三個數量級,變成原來的千分之一。比如煤油替代蠟燭、鯨魚油,還有發明煤油發電等等。電力成為一種新能源。
我們經常講不確定性,其實比不確定性要更為樂觀一點,不確定性意味著我們只是被動的要適應未來,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是未定,未來究竟是什么樣的,依賴于我們想象它是什么樣,依賴于我們的努力選擇,這將會影響未來的世界。因為未來不確定,所以要去創新,但從宏觀角度來講,不確定性隨之產生,不確定性也意味著預測未來是非常難的。
在《重新理解企業家》書中,不確定性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最基礎上的可行性,所謂創新就意味著有好多東西是不知道的。第二類是商業價值具有未知性。第三類是創新價值本身依賴于其他的創新出現,同樣具有未知性。比如現在新能源好多東西,依賴于另外的技術。最后一類,體制文化不確定性也很強。
最后講到技術的含義,未來需要我們共同塑造,所以最重要的是企業家的想象力,所以創新,要有無數企業家的分散決策。所有的故事都是這樣,未來會有更多的能源,能源成本更低,人類生活更好,靠的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的特點就是分散決策。謝謝大家。
根據現場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