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張健:創新引領 繼往“凱”來 打造玻璃新材料高質量發展新名片
【添加時間:2023-05-18 】   來源: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分享:


張健總經理在科技創新型企業品牌建設研討會——2023中國品牌日活動主題上的主題發言創新引領 繼往“凱”來 打造玻璃新材料高質量發展新名片

image.png

凱盛科技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 張健


尊敬的各位專家、領導,大家上午好!

按照會議要求,我匯報凱盛科技的品牌建設情況,拋磚引玉,把凱盛科技作為一個小案例,供各位專家研討分析,請大家關注我們,指導我們。

品牌建設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是實現我國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

在介紹凱盛科技品牌建設之前,請允許我先介紹凱盛科技的基本情況。凱盛科技是中國建材集團的二級全資企業,是以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以下:中研院)為基礎組建的高科技產業集團。“十四五”期間,公司聚焦玻璃新材料主賽道,確立了“3+1”戰略布局。“1”是基礎,是以中研院為核心建立的中央應用研究院,涵蓋了研發、設計、工程服務和裝備的諸多領域。“3”是指顯示材料及應用材料、新能源材料、優質浮法及特種玻璃三大產業板塊,分別對應三家上市公司及耀華集團產業平臺,所屬上市公司包括:凱盛科技(600552)、凱盛新能(600876+H01108)及中國玻璃(H03300)。

關于凱盛科技的品牌歷程,可以追溯到1922年,彼時引進比利時技術在秦皇島合資建立了現代化平板玻璃工廠—秦皇島耀華玻璃。經歷了風雨飄搖的年代,耀華玻璃成為了中國玻璃工業發展的搖籃,建國初期,耀華玻璃承擔了全國35%以上的玻璃供應,受到包括毛澤東主席在內的多位國家領導人的關心關懷,是秦皇島市的一張城市名片。進入二十一世紀后,耀華玻璃經營陷入困境。2016年,凱盛科技接管耀華,從技術、人才、戰略和產品等方面給耀華注入發展的“強心針”,拯救了耀華玻璃,并于2020年完成股權收購。

1953年,中央建材主管部門開始創建各類專業單位,中研院的前身也就是重工業部建材管理局設計公司成立。50年代末期,國外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中國派專家考察商談引進浮法技術被拒絕,老一輩建材人白手起家,開啟獨立研發創造之路。1971年中國洛陽浮法工藝誕生,該工藝被譽為全球三大浮法技術之一,突破了國外技術對中國的封鎖。2006年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劃轉至中國建材集團,2010年進入凱盛科技。后來重工業部建材管理局設計公司分出國家的三個玻璃院,其中一個是蚌埠院,在蚌埠院的基礎上,逐步重組整合,形成了現在的中研院。1978年,我國平板玻璃總產量達到1784萬重量箱,約是1949年的19倍,平均年增長率10.8%。在此基礎上,我們擁有了自己的技術、工藝和裝備。

2000年,中研院在上海成立國際工程公司,創立“凱盛”品牌,立足工程,揚帆出海。2005年著力研發解決我國新能源、信息顯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卡脖子材料,以創新驅動,引領工程服務;從2006年到2022年,凱盛科技獲得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成套裝備支撐了諸多行業的發展,同時挽救了當時瀕臨破產的幾家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在凱盛品牌的號召下重新凝聚了起來,在A股和H股市場上表現亮眼,煥發了新生。

2014年,凱盛科技在北京成立,實現“科研、工程、產業、資本”多鏈融合,凱盛品牌厚積薄發。2020年,習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超薄玻璃實現并跑領跑的成績。從那時開始,凱盛科技開始落實總書記的指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凱盛品牌再出發。

在品牌要素方面,中國建材集團的企業使命是“材料創造美好世界”,凱盛科技的品牌愿景傳承了集團使命,確立為“玻璃創造美好生活”。凱盛科技的品牌價值觀與集團的品牌價值觀一致,即“創新、績效、和諧、責任”,要心懷國之大者,打造國之大材,以全球化視野聚創新之勢,以國際化布局匯合作之力。

在品牌建設方面,市場是海、質量是船、品牌是帆,在市場的大海里,凱盛科技要做到質量上上、價格中上、品牌一流。為此,需要練好內功,形成核心競爭力,固長鏈、補短板,打造世界一流的玻璃新材料科技產業集團。三精管理是基于質量控制的工法,使得凱盛科技能夠真正打造出質量上上的產品。綠色化、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國際化,是凱盛科技的重要抓手,最終實現玻璃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凱盛科技致力于在科技領域、工程領域和產品領域突出凱盛品牌,用創新鏈引領工程鏈,用工程鏈服務產業鏈,產業鏈支持創新鏈。

在科技方面,凱盛科技緊靠石英資源中心,打造了玻璃新材料原始創新“策源地”。在蚌埠,凱盛科技擁有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玻璃新材料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研發和中試基地,且研發輻射全球,德國德累斯頓、慕尼黑的研發中心由凱盛科技100%控股、國際學者掌舵,中國派學者參與其中;在美國新澤西設立光電材料研發基地,構建了新技術與國際同步、與國際充分交流并得到國際充分認可的網絡性結構。

在研發的組織生態上,凱盛科技圍繞“研、學、金、用、產”形成三個層次全鏈條的開放式創新生態。從基礎研究向應用導入的階段,凱盛科技采用開放式生態,成立了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第一層是核心層,也是出資層,是由研、學、金、用、產等方面的實體組成,“研”為中研院、國檢集團、杭州光機所、沙河玻璃院等單位,“學”是指浙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金”方面引進了安徽省創新基金、中國建材創新基金,“用”指的是上下游產業鏈,例如協鑫、惠科等公司也進行了投資,“產”是指福耀、信義、福萊特等龍頭企業。第二個層面由創新平臺的100多家聯盟單位組成,輻射上下游超過1000家企業,凱盛科技積極參與創新平臺建設,其中包括2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72個省部級平臺,掌握15項世界領先的關鍵核心技術,在此基礎上誕生了玻璃新材料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裝備技術數字化同期推進,形成了研發生態圈。第三層為外圍層,涉及其他行業和上下游企業。這些都體現了凱盛科研品牌的行業影響力和行業凝聚力,2022年中研院的主品牌價值測評是127.10億元,品牌強度924.4,行業領先。

在工程方面,凱盛科技是全球領先的玻璃工程總包服務商,全球高端玻璃工程市場占有率超90%;是世界領先的薄膜電池工程服務商,建成具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的國內首條300MW銅銦鎵硒和首條100MW碲化鎘發電玻璃項目;是歐洲最大的中資光伏電站EPC總承包商,總包建成歐洲最大西班牙283MW光伏電站;玻璃節能環保工程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超70%,建成世界首套玻璃熔窯碳捕集與提純項目。在玻璃工程方面,凱盛科技獲得了多方認可,特別是客戶的滿意度達95%,近五年重復購買率56%,已持續為福耀服務23年,為福耀提供了生產線、裝備和玻璃原片。

在產業方面,玻璃是最好的光電材料,既可以“電變光”,又可以“光變電”。在顯示玻璃方面,以手機為例,4塊功能玻璃能構成一個手機顯示終端。首先是蓋板玻璃,凱盛科技2020年開發出國際領先全流程30微米柔性可折疊蓋板玻璃,成為國內唯一供應商;第二塊是超薄觸控玻璃,凱盛科技2018年穩定量產世界最薄0.12mm超薄觸控玻璃,獲中國工業大獎、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另外兩塊玻璃是液晶基板玻璃,中間灌裝液晶進行成像,凱盛科技2019年下線國內首片自主研發8.5代顯示基板玻璃,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在光伏玻璃方面,凱盛科技目前為兩種發電技術提供支撐,一方面為晶硅電池做封裝材料,使其最高限度地獲取光能并轉化為電能,凱盛科技擁有全球最好的輥壓機,能做出世界最領先的1.6mm超薄玻璃;另一方面是銅銦鎵硒和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美國大力發展碲化鎘路線,歐洲和日本發展銅銦鎵硒路線,唯有凱盛科技兩條路線并行,發電玻璃產品成功應用于冬奧會。聯合國認定中國是唯一一個全產業鏈國家,凱盛科技在發電玻璃方面的戰略布局也為此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特種玻璃方面,由于技術門檻高、品質要求高、產品附加值高等原因,作為疫苗用關鍵包裝材料的5.0中性硼硅玻璃的核心生產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凱盛科技成功攻克并建成了國內首條5.0中性藥玻生產線,產品性能和德國、美國最好產品基本保持一致,成本還在大幅下降,目前能夠滿足國內的需要,下一步將推動產能走出去。同時,凱盛科技的全海深玻璃球艙在馬里亞納海溝完成首次萬米海試,實現我國全海深玻璃球艙零的突破;高硼硅防火玻璃亮相歐洲,開始走出國門。

在應用功能材料方面,高純電熔氧化鋯產品連續多年繼續穩居全球電熔鋯市場首位,榮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高純合成二氧化硅承擔工信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實現國產化替代;5G用高純超細球形硅微粉技術完成自主創新,實現半導體及5G行業用覆銅板填充材料的國產替代;半導體用高純石英砂純度達4N8,在安徽基地已穩定量產供貨。

這些產品和工程技術服務支撐了凱盛科技的快速成長。從2016年到2022年,盡管有疫情和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凱盛科技的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28.91%,利潤復合增長率達21.01%。

在品牌影響方面,凱盛科技以保障產業安全為己任。顯示玻璃的創新突破,保障我國萬億顯示產業自主安全;光伏玻璃的引領發展,支撐我國光伏產業國際領先;特種玻璃的持續開發,滿足我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重大需求。同時,凱盛科技惠及民生需求,通過加速實現產業鏈關鍵技術產品國產化,大幅降低成本,提升社會效益,使普通大眾直接收益。在品牌戰略角度,凱盛科技積極樹立國際品牌,國際玻璃協會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協會,在2012年凱盛科技董事長彭壽院士被推選為國際玻璃協會的主席,到目前為止他也是國際玻璃協會唯一一個華人主席;2022年彭壽院士被推選為顧問委員會的終身主席,并在國際玻璃年活動做致辭和主旨發言,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提升了中國玻璃的國際話語權。

在品牌的未來展望方面,作為中國建材的玻璃新材料核心平臺,凱盛科技有幸得到習總書記兩次重要的指示,第一次是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聽到中研院用浮法工藝生產出世界最薄0.2毫米玻璃,稱贊“這非常重要”,鼓勵講到“玻璃的應用領域很廣”;第二次是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期間,高度肯定了中研院在玻璃新材料領域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特別強調:“超薄玻璃實現并跑領跑的成績”。習總書記的兩次指示是凱盛科技發展的方向,也是動力之源。

根據《國民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部委《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我們認為品牌打榜、品牌宣傳、品牌數字化價值化的體現是凱盛科技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凱盛科技力爭在2035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品牌,打造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玻璃新材料企業。為此,凱盛科技將進一步豐富品牌內涵,打造形象良好、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的知名品牌;推動品牌出海,進一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合作共贏,讓全世界零距離了解中國玻璃新材料的品牌;樹立綠色理念,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實現企業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深化綠色發展企業形象;引領產業生態,通過技術創新引領、工程服務推廣,助推行業生態優化提升,強化凱盛品牌行業引領能力。

凱盛科技是中國建材工業發展一個小小的縮影,距離國家的期望、人民的期盼、與世界一流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因為我們處于最好的時代。凱盛科技將認真貫徹此次會議的要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為引領,加強品牌建設,繼續擦亮凱盛科技這一張玻璃新材料的名片!

根據現場記錄整理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