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新時代中央企業要爭當軍民深度融合的排頭兵
【添加時間:2018-03-30 】   來源: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分享:

  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2日強調,“真抓實干堅定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3月12日又強調,“要加強戰略引領,加強改革創新,加強軍地協同,加強任務落實,努力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大動力和戰略支撐”。推進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是重大的戰略工程,也是長期的艱巨任務。中央企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黨執政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應該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軍民融合,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走出一條自我特色軍民融合之路,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大動力和戰略支撐。

  一、新時代落實國家戰略央企肩負排頭兵的使命

  新時代,新思想,新戰略,新作為。

  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基礎和物質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他同時要求,國有企業要做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做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做實施國家重大戰略的排頭兵。新中國成立以后,作為共和國的長子,中央企業曾為我國建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通過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中央企業在諸多領域引領中國趕超世界一流,為推進國家現代化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帶頭作用;進入新時代,國有企業要做肩負新歷史使命的先鋒隊,解決“不平衡”“不充分”新矛盾的突擊隊,“做強做優做大”新征程的踐行者,世界一流企業的領跑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我們黨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應對復雜安全威脅、贏得國家戰略優勢的重大舉措。新時代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必須深刻領悟這一戰略定位,統一思想認識,校準行動航標,強化戰略引領。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堅定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我們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真抓實干,緊抓快干,不斷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在這個新時代,必須要有新作為,中央企業要爭當軍民深度融合的排頭兵。

  二、新時代改革創新央企要有先行先試的新擔當

  “先行先試”從來都是改革創新發展“萬里長征”最寶貴的第一步。行大道,常維新,是共產黨人的一貫追求。永葆開拓創新的激情,永不停歇奮斗和奉獻的腳步,是中央企業應有的姿態,勇于“先行先試”,改革、創新、發展才會持續推進、蹄疾步穩。先行先試,要在改革中砥礪前行,靠改革先鋒迎難而上,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就是一項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重大改革。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推進軍民深度融合格局首先要靠先行先試這個法寶,新時代下,中央企業落實軍民深度融合國家戰略,爭當軍民融合“先行先試”的示范代表。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央企業要發揮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的自身優勢。發揮中央企業的政治優勢,有助于形成全民國防的強大氛圍。軍民融合戰略是我們黨作出的重大歷史性決策,與中央企業的性質有著根本的一致性;發揮中央企業的制度優勢,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中央企業是政府和市場的結合載體,具有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制度優勢,能夠引導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營造市場環境;發揮中央企業的產業優勢,有助于提高軍民融合的質量水平。中央企業承擔著國家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產業發展的責任,產業體系和產業鏈完整,具備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質量的優勢;發揮中央企業的要素整合優勢,有助于可加強軍民融合產業的統籌協調。中央企業的技術、資本、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要素資源豐富,吸納整合匯聚各方資源的能力強,能夠統籌協調推進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軍民深度融合格局的形成。

  三、新時代央企要有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的新思路

  (一)緊貼國家主導。央企推進軍民深度融合,必須緊緊圍繞國家主導方向,以把握好國家安全與企業發展的關系為前提,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為引領,聚焦重點領域,一是融入重點領域形成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六個體系:基礎領域資源共享體系、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軍事人才培養體系、軍隊保障社會化體系、國防動員體系;二是瞄準重點新興產業領域:海洋、太空、網絡空間、生物技術、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這六大產業。

  (二)健全工作機制。體制機制是推進改革創新的基礎性、持久性和穩定性的重要保障,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引擎。從中央和國家層面、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等各個層面來講,已基本形成逐漸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制度法規體制,這是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的基礎工程。要打破軍民融合面對的“改革堅冰”,央企要先從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機制、發展規劃、激勵制度等入手,以建機制、配隊伍作為抓手有節、有力、有效的推進工作。

  (三)發揮優勢資源。軍民融合的最終目的是戰斗力和生產力的兩個提升、強軍與富國的統一,軍民融合的本質方式是兩大系統優勢資源的配置。這是兩大系統經歷了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后的第三個環節:跨領域資源配置。軍民融合發生的過程就是國防軍隊與經濟發展兩大系統之間實現資源流動。央企首先是要找準自身的技術和產品等優勢,了解軍口潛在軍事需求,找到優勢資源的對接口。然后根據優勢,分析軍品、軍方市場需求類型、配套方式,進入能夠發揮優勢資源的領域。

  (四)深化合作關系。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了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關系。央企深化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深度參與和積極作為,是軍民深度融合的必然選擇。軍民融合必然是多個系統的協同效應,央企業擁有生產制造的產業化能力,政府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引導,科研院所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推動形成“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政府支持、產學研相結合”的合作關系,有助于實現企業健康發展、地方經濟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五)用好政策文件。善于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是央企干部創造性開展工作的必備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作用才能干到實處、走在前列。政策文件蘊藏著巨大的效能,就好比是“金礦銀礦”,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在于通過用足、用好、用活來落實,才能拿到“真金白銀”。國家現有240多部法律何國務院制定700多部行政法規中,涉軍條款占有較高比例。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政策文件、法律法規密集出臺,《軍民融合法》也在研究中,這些都推進軍民融合工作的燈塔。

  (六)依靠創新驅動。十九大報告中要求國有企業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推進軍民深度融合也是重要實現途徑。軍工產業鏈上的縱向融合是軍民融合的重點,央企緊緊抓住這個特點,通過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走高效益的融合之路。在推進軍民深度融合中進行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機制創新等,尤其是突出科技創新,讓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讓科技成果走向市場。通過創新,推進提質增效,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促進軍民融合業務的結出碩果。

  (七)主動對接合作。早介入、早規劃、早行動,主動作為,主動服務,主動對接,這是央企軍民融合業務的必要起步工作。軍民融合之所以還沒能向深度發展,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形成全面、清晰、準確的軍民融合需求,雙向需求都存在模糊。央企注重軍事需求牽引,必須主動作為,主動登門,深入調研,問計于“軍”,問需于“軍”。在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體制下,就要跟蹤軍事需求動態,這是企業推進業務的前提,根據軍方精準需求,才能精準發力、高效融合。

  (八) 探索模式創新。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機制、模式、載體創新,探索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試驗田”是央企的責任。新興技術正在深刻改變產業格局,央企必須適應形勢,探索軍民融合新模式,才能推動軍民融合戰略落地生根、長足發展。企業創新是社會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軍民融合模式創新是軍民深度融合的原生動力。通過探索新模式,以軍民深度融合為載體,不但創造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而且提高了優勢資源配置,為國防建功立業的同時提高了企業價值。

 作者:蕭新橋 王有強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