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發展 >  改革聚焦
廣東國資國企的跨越式發展密碼
【添加時間:2024-08-27 】   來源:國資委網站 分享:


廣東國企改革走在全國前列,連續三年獲評全國“A”級,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新國企加速涌現。廣東省地方國資監管企業中,資產超千億元的大型骨干企業34家,6家進入《財富》世界500強,14家進入中國500強。

8月5日,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共有17家廣東企業上榜。其中,6家廣東國企闖入世界500強榜單,這里既有連續12年上榜的熟悉身影廣汽集團,也有去年晉級的“新面孔”廣新集團、廣州工控集團。

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是國資國企改革的精彩試驗場。截至2023年末,全省地方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17.72萬億元,較2012年末增長5.37倍,總量位居全國第五;全年營業收入近4萬億元、利潤總額近2000億元,均位居全國第二。

廣東國資國企跨越式發展的密碼,來自全面深化改革。全省獲評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雙百企業”分別達39家、27家,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廣東將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跨越式發展的底氣從何而來

堅持黨的領導,為廣東的國企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2019年12月,原廣新集團與原絲紡集團啟動重組,兩個超大企業共有52家二級企業、182名總部干部員工,改革重組絕非易事。兩個集團總部各部門以黨支部共建的形式,成立了10個臨時黨支部,并開展“黨員承諾踐諾”“全員大談心”等活動,尤其是創新使用黨員承諾書、個人意向表、滿意度調查表“三張表”。

改革重組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廣新集團用60天時間完成重組整合。原廣新、原絲紡兩家集團總部機構設置、人員安置及絲紡集團清產核資等工作全部完成,員工滿意度達到98%以上。集團出資企業已全面實現“黨建入章程”。推行黨委會、董事會、經營層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三重一大”事項先上黨委會前置研究,確保黨組織發揮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

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難,黨組織作用的發揮越是重要。萬力輪胎是世界500強廣州工控汽車零部件業務板塊的重要企業,也是華南地區最大半鋼子午線輪胎生產企業。由萬力輪胎黨委領導班子帶頭認領、黨員骨干參與34個黨業融合項目,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并在新能源汽車輪胎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2023年,萬力輪胎產值同比增長19.36%,利潤總額同比增盈超2億元。

紅色引擎,正激發出廣東國企改革發展的澎湃動能。深圳在全國率先探索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從改革啟動前的2019年到2023年,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從3.1萬億元增至5.1萬億元,增長65%。深圳國企改革12項經驗入選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綜合典型、專項典型和案例集,打通國企改革鏈條被國家發改委列入47條“深圳經驗”向全國推介,“耐心資本”助力科技創新、打造“數智國資”云平臺等超50項改革經驗、典型案例在全國全省推廣。

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夯實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基礎,是廣東國資國企跨越式發展的底氣。廣東省國有企業集團及其重要子企業全部制定黨組織前置研究清單,省屬企業全部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國資國企優化布局的“廣東探索”

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是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

2018年1月,原廣東建工集團與原廣東水電集團戰略重組。這一大動作,改變了兩家集團施工資質分散、設計能力較欠缺、市場競爭力較弱的困局。

廣東建工控股的戰略重組,是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的精彩縮影。新成立的廣東建工控股,積極穩妥推進專業化整合,形成了主業競爭優勢明顯、專業技術領軍、成長性強的核心企業矩陣。合并僅三年,該公司集團總資產和承接工程任務量雙雙突破千億元大關,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承接工程額等指標保持年均兩位數穩健快速增長。

近年來,廣東省完成176組406家集團層面戰略性重組。自2017年以來,廣東按下了省屬企業戰略性重組的“快進鍵”——堅持“橫向合并”強化規模效應,“縱向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專業化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完成了省屬高速公路、建筑工程、鐵路投資、商貿流通和對外貿易5組11戶省屬國企戰略性重組,98宗二三級企業專業化整合。經過戰略重組后,國有資本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廣東省屬企業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

作為年營收過千億元的企業,廣晟控股集團通過實施經營管理“攀高計劃”和新質生產力“躍升計劃”,圍繞先進新材料、高端電子元器件、智慧照明、新型顯示、新型儲能等關鍵領域,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打造廣東省屬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標桿。

廣晟控股集團所屬風華高科擁有電容、電阻兩項“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電子元器件被形象地稱為‘工業大米’,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產業領域。比如每部智能手機中有1000多顆電容,每輛新能源汽車有近2萬顆。目前,風華高科聯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研究機構,共同構建了以7位院士領銜的科學研究智囊團和210人規模的科研團隊力量,成功研制多款高端片式多層陶瓷電容產品,實現了我國5G基站用高端阻容元件國產替代率超90%。

廣東國資國企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推動國有資本、資源向主業企業、優勢企業集中。作為全國第一家因“廠網分開”電力體制改革而組建的發電企業,廣東能源集團向下授權,把投資10億元以下的項目決策權都下放到二級企業,將決策周期從兩三個月縮短到最快一兩天。改革后,新能源裝機實現了幾何級的爆發式增長,從2020年底259萬千瓦增長到目前的1412萬千瓦。

“三項制度改革”激發國企內生動力

國企改革,關鍵在人。廣東省屬企業在全國率先實現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覆蓋,各層級企業全面建立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機制,100%實行公開招聘和全員績效考核。

國企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機場集團如何破題?廣東機場集團從三項制度改革破冰。該公司在下屬物流公司經營班子率先實現“全體起立”公開競聘,從外部引入行業領軍人才,原經理層成員50%退出。新班子到位3個多月后,就接連開創了國際貨運航線“三天三線”“三天五線”新紀錄,由此在廣州航空貨運市場乃至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方面激發了鯰魚效應。今年上半年,白云機場貨郵吞吐量達114萬噸,同比增長25.5%,在境內貨郵量排名前三的機場中處于領先。

同樣轟轟烈烈的改革故事,也正在廣晟控股集團上演。去年8月,該公司推進公開競爭比選,選強選優選專所屬企業班子。

40多歲的李程是畢業于武漢大學高分子專業的博士,有著多年的研發、管理經驗,曾帶領團隊破解半導體照明等領域“卡脖子”技術。他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擔任風華高科黨委書記、董事長。梳理企業弊病降低產品不良率,開辟新能源車相關產品的新賽道……李程上任后大刀闊斧帶來了諸多新氣象。今年上半年,風華高科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17.47%至176.25%,一舉走出利潤低谷。

與此同時,該公司新領導班子職數從116個壓減到92個,壓減了24名。平均年齡由51.8歲降到48.1歲,降了3.7歲。研究生以上學歷和副高以上專業職稱人員52人,占比61.2%,提高了23%。新一輪班子的配備使企業面貌煥然一新。

粵海集團的“三能”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為解決“大企業病”問題,粵海集團明確了管理人員崗位調整退出的50種情形,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等“三能”改革。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該公司對工作表現欠佳的195名各級企業班子成員及中層管理人員予以降職或調整,其中二級公司班子成員37人、總部部門負責人11人,分別占總職數近35%、近25%。全集團因不勝任崗位、考核末位或業績不達標等被辭退、解聘的員工共計457人。特別是薪酬激勵制度真正跟效益掛鉤,多勞多得。

得益于鏗鏘有力的激勵約束組合拳的實施,粵海業務近年來實現了快速發展。特別是粵海水務板塊,自2016年試行市場化激勵機制以來,僅用7年時間,就從相對單一的對香港供水業務,發展成為集自來水經營、污水處理等于一體的全國性綜合水務運營商,2022年水處理規模躍居全國第一。在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雙百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評估中,粵海集團獲A等級。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